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2/20 13:46:00 來源:合肥日報 閱讀數:
重推健康養殖技術,提高科學養殖水平
推廣奶牛性別控制技術4年來,通過多生母犢帶來直接經濟效益達1650萬元;利用發酵床生態養豬技術,每頭保育豬可新增純利潤20元,每頭育肥豬可實現新增效益45元……近年來,合肥畜牧養殖業迅猛發展的背后,科技創新的推動作用不容忽視。市畜牧水產局負責人表示,2011年,我市養殖業產值達到160億元,肉蛋奶水產品總產量達94萬噸。今年我市養殖業將主打“科技牌”,重點推廣健康養殖技術,提高科學養殖水平,力爭全市肉蛋奶水產品總產量達到97萬噸,養殖業產值達到170億元。
控制奶牛性別多生母犢
在奶牛生產中人們總是希望母牛多產母犢以加快奶牛群的擴繁擴群速度和提高牛群的產奶量,而出生奶牛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奶牛是單胎動物,一年只能繁殖一胎,且所生犢牛是公母各半。因而,對奶牛性別控制的研究就成為畜牧科研工作者的課題之一。
為尋找出奶牛快速擴繁擴群的有效途徑,早在2006年底,市畜牧水產局所屬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就與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合作,在我市肥東鑫華養殖公司開展了奶牛性控人工授精和性控胚胎移植試驗,并取得了性控胚胎移植受胎率43%、性控人工授精的性控比例達到92%的良好成績。畜牧專家介紹說,奶牛性控凍精人工授精技術是將奶用種公牛的精子通過精子分離儀使含X、Y染色體精子得到有效的分離,將分離后得到的X精子進行分裝冷凍制成凍精細管,進行奶牛的人工授精,從而使母牛懷孕產母犢的技術。
據市畜牧水產局統計,2008~2011年,我市使用性控凍精10000多支,出生性控母犢6500多頭,多生母犢的直接經濟效益達到1650萬元。目前,亞洲*的奶牛養殖企業——蒙牛現代牧業(肥東)有限公司和伊利公司所屬奶牛場也開始大規模使用奶牛性控凍精。此外,我市長豐縣安徽九牛、皖江奶牛場,肥東鑫華、匯豐、桂王奶牛場,肥西天河場等20多家規模奶牛場正在開展奶牛性控人工授精與胚胎移植推廣應用。
發酵床養豬既經濟又環保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廣發酵床生態養豬技術,取得明顯成效。尤其是近兩年在市、縣兩級財政大力支持下,發酵床生態養豬方式快速增長。據2011年底統計,目前我市已經有63家中小型養豬場采用這項先進養豬技術,發酵床養豬面積2.74萬平方米,各級政府累計投入扶持資金480多萬元。
據畜牧專家介紹,發酵床養豬是通過參與墊料(一般用鋸末)和牲畜糞便協同發酵作用,快速轉化生糞、尿等養殖廢棄物,消除惡臭,抑制害蟲、病菌,實現零排放的一種生態養豬方式。同時,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將墊料、糞便合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類、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增強牲畜抗病能力,發酵床養豬技術豬無病,欄無臭,節省能源、人工、飼料及獸藥等成本50%,利潤提高20%。該項技術最早1992年起源于日本,2000年前后傳入我國東北、華北及黃淮地區,2006年我市長豐縣某養豬場開始試用。
畜牧部門調查結果顯示,利用發酵床生態養豬技術,每頭保育豬可新增純利潤20元,每頭育肥豬可實現新增效益45元,而且基本實現了零排放、肉質風味大大提高,冬季育肥豬時間縮短10天左右,保育豬增重加快等,較好地發揮了經濟和生態效益。另外,提高豬的抗病能力和飼料轉化率,節能增效,實現了健康養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