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2/20 9:11:00 來源:四川畜牧食品信息網 閱讀數:
一是創新科技工作機制,加快實用科技成果轉化。推行“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圈、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推廣機制,實行了“定點、定人、定責、定服務內容、定考核獎懲”的五定責任制。
二是開展科技培訓,努力提高實用科技推廣面。我們重點推廣了飼料玉米種植、人工種草、青貯、氨化新技術,畜禽良種雜交利用、沼氣治污技術等實用新技術和元壩總結的“三鏈合一、種養結合、適度規模、低碳循環”的生態畜牧業發展模式,有效開發利用了畜禽生產資源,提高了養殖效益。
三是規范建設養殖基地,提升畜禽養殖設施現代化水平。全市全年配套安裝母豬產床、保育欄、限位欄3500臺(套),配置仔豬電熱板、保溫箱、飲水器等設施設備3.2萬個,累計推廣生物發酵床養殖戶1855戶、23.2萬㎡。
四是開展科技合作,增強畜牧科技聯合攻關和推廣能力。我市與四川省畜科院科技合作,就畜牧生產中“育種、養殖、管理、疫病防治”等重點難點問題,開展課題研究和技術推廣培訓,全年先后在全市養殖重點鄉鎮或養殖場設立建立博士服務站19個,組織科普講座20余場(次),培訓人員達3000人余(次)。
五是開展畜牧科技攻關,取得豐碩科技成果。全市畜牧獸醫科技和管理人員深入調查研究,開展科技攻關,多項科技成果將獲省、市、縣區政府獎勵。
六是開展科技幫扶,助農增收取得明顯成效。全年組織畜牧科技人員687余名對3435戶農戶進行科技幫扶,實現了幫扶對象人均增收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