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2/8 14:12:00 來源:山西新聞網 閱讀數:
五寨縣搶抓國家扶持畜牧業發展的有利時機,堅持走規模化建場、產業化發展、生態化養殖、品牌化運作的現代畜牧發展之路,實現了畜牧大縣向畜牧強縣的跨越。截至去年底,全縣年肉類總產量達1萬噸,禽蛋總產量達3000噸,總產達2.2億元,占農業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0%以上,撐起了農業經濟的“半壁江山”。
為推動畜牧養殖業快速發展,該縣把2011年作為標準化規模養殖推進年,強力推進畜牧產業化發展步伐。實行了畜牧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和縣領導包鄉鎮責任制,把畜牧業生產指導性任務列入鄉鎮目標考核重要內容,獎優罰劣。2011年,該縣拿出專項資金,對上年5個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先進鄉鎮、10個畜禽養殖小區建設先進村、支持畜牧業發展先進單位以及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了重獎,有力地調動了全縣上下發展畜禽養殖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規模化建場,加大養殖小區建設力度。該縣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強力推進標準化養殖基地建設。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對畜產品加工企業和養殖場(小區)進行掛牌保護,堅決遏制亂集資、亂攤派、亂罰款、亂收費行為,切實為畜牧業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調動廣大群眾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目前,全縣標準化養殖小區達到83個,規模養殖戶發展到594戶,建成了一批優質生豬、肉牛、菜羊、蛋雞生產基地,形成了嶄新的畜牧發展格局。
生態化養殖,提高畜產品質量。進一步完善了養殖場(區)衛生消毒、免疫接種、疫情報告、疫情監測、活畜禽出入場、動物無害化處理等規章制度,實行統一防疫、統一建檔管理,引導養殖戶按照環境生態化、品種優良化、防疫消毒制度化、飼料獸藥安全化、生產過程標準化、糞便處理無害化的“六化”標準組織生產。為解決養殖戶污染問題,結合新農村建設和農村能源建設,該縣加快畜禽環保、衛生欄圈的改造,對于中小規模養殖戶,按“豬沼菜、豬沼糧”等生態種養模式,建立生態家園,規范了畜禽生產行為,保護了環境,保障了畜產品質量安全。
品牌化運作,提升市場競爭力。近年來,該縣大力實施品牌畜牧業發展戰略,積極探索“品牌+規模”的路子,不僅提升了畜產品的品牌價值,而且拓寬了產品的銷售渠道。目前,全縣畜牧產品商標達到9個。
產業化發展,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目前,全縣已建成了十多家現代化“龍頭”企業,這些企業一頭連著農戶,一頭連著市場,結成了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經濟聯合體,增加了農民收入。拉長產業鏈條,五寨縣還建成了4家畜產品深加工企業,五寨縣正大公司生產的鳳霓牌床毯、地毯、掛毯、汽車坐墊銷往日本、瑞士、澳大利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為當地帶來大量外匯。
同時,該縣還大力扶持各類專業協會的發展,既降低了市場風險,保護農民利益,又促進了畜牧產業化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