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1/29 13:17:00 來源:人民日報 閱讀數:
12月12日,記者來到扎賚特旗養豬專業戶王海華的養殖場時,看到現有生豬200多頭,小王樂呵呵地說:“你們看,我家的豬舍是規模化養殖,衛生、技術、飼料方方面面都嚴格按要求去做,春節前這160頭豬就能出欄了。”
興安盟扎賚特旗是內蒙古有名的生豬養殖大旗,該旗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立足當地資源優勢,按照“一業為主、率先突破”的經濟發展思路,大力推進以生豬為主導產業的農牧業產業化建設。
養殖業風險巨大,2009年、2010年生豬價格嚴重下滑時,該旗農業綜合開發扶持的養殖戶有計劃地保持基礎母豬頭數,避免因價格波動導致生豬產業的大起大落。
隨著扎賚特旗生豬養殖在發展主體上逐步由農戶向農民專業合作社轉變,當地農業綜合開發部門積極配合投入財政補助資金扶持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進一步夯實了“生豬調出大縣”的基礎。南京雨潤集團、內蒙古源龍源集團兩家企業260萬頭豬屠宰加工項目落戶扎旗,延伸了生豬產業發展鏈條,增加了養殖戶經濟效益。
扎賚特旗在生豬產業化上的探索成為興安盟農村扶持多種產業、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的一個縮影。興安盟財政局分管農業開發負責人潘繼光告訴記者:“發展規模養殖業,著力促進養殖業提升、提效、提質,成為興安盟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首選。”科爾沁右翼前旗發展了21個奶牛專業村、12個絨山羊養殖專業村、6個肉羊肉牛養殖專業村、1個野豬養殖專業村。
發展農牧業,龍頭企業的帶動少不了。2010年,農業綜合開發部門通過財政補助和貸款貼息項目對6家深加工龍頭企業進行了扶持,為企業做強做大補足了后勁,也為農民持續增收提供了可靠保證。
興安盟盟長鄧月樓深有感觸地說:“農業綜合開發的有效實施,發展了農村經濟,提高了農民收入,不僅讓當地農民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更重要的是使興安盟農業逐步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