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2/28 16:08:00
來源:東楚網
閱讀數:
“我用豬糞當沼氣料,沼渣作果樹肥,沼液作養魚的肥料,一年要節約生產成本3000多元,凈增收入1萬元左右。”昨日,在丁山村生態畜牧養殖小區里,養豬大戶肖繼賢指著一排排豬舍,對過往行人津津樂道地介紹。
這是殷祖家禽、畜牧業生態養殖模式的典范。如今,殷祖很多農戶依托林果業,以沼氣為紐帶,把養殖業與種植業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資源循環利用,形成了畜多肥多、肥多果多、果多錢多的良性循環發展路子。
據了解,殷祖共發展生態畜牧、家禽養殖小區20余個,分別建立在遠離鎮區、學校、居民區等氣候、生態、水質條件好的荒山、荒坡以及果園等區域,各養殖、種植大戶堅持畜禽養殖與環境保護相結合,實行糞污還果還田,防止了環境污染。同時,他們按照統一規劃進行場舍建設、飼養管理、畜禽防疫,實現了地域性規模化發展。
目前,該鎮已建成生態養豬場7家,欄舍面積8600平方米,年出欄生豬1萬頭以上;建成家禽養殖場5家,年出欄3萬羽;建成波爾山羊養殖場3家,改擴建欄舍1000平方米,引進種羊150只;建成沼氣池580口,年收集豬、牛、羊糞便500余噸,初步形成了董口、南山、江畈、巴莊的“畜-沼-果”,塘下、丁山、新屋的“畜-沼-菜”、“畜-沼-糧”,繼塘、花市、五莊的“畜-沼-魚”等生態循環養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