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2/21 9:38:00 來源:樂山日報 閱讀數:
“咕…咕…咕。”在沐川縣新凡鄉,隨處可見茂密的樹林中,一群群的烏骨雞悠然覓食。“"十二五"期間,全縣可實現林地利用面積50萬畝,林下生態養雞500萬只,林邊種草養兔500萬只,林下養殖產值5億元,覆蓋農戶2萬戶,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該縣畜牧局負責人介紹。
這是樂山推進生態畜牧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我市以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為載體,以推進畜禽良種工程為抓手,以培育壯大區域特色養殖業為突破口,加快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和經營方式,推動了全市生態畜牧經濟平穩健康持續發展。
2011年,預計全年畜禽總產值8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5%,農民人均增收100元;累計建立15個生態畜牧示范點(帶),建立綠色、有機畜禽產品示范基地3個,開展綠色、有機畜禽產品認證7個,創建部、省級標準化示范場13個。
加快基地建設 提升發展水平
轉變生產方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是破解當前畜牧業眾多問題的突破口。因此,我市大力推進生態畜牧產業基地建設,實施標準化規模養殖,不斷提升生態畜牧經濟發展水平。
在產業布局上,科學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合理布局養殖基地,統一圈舍建設標準,推進畜禽養殖向優勢產區集中;在選址規模上,推行“畜—沼—菜(果、林、草)”等“生態養殖+沼氣+綠色種植”模式,實現種養循環,切實保護環境;在標準化養殖上,全面啟動畜禽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⒎酪咧贫然?、糞污無害化、監管常態化的要求,推行“龍頭企業+專合組織+適度規模養殖農戶”共建或集中聯建養殖小區發展模式,推進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由點到面發展。
據了解,2012年,我市將新建20個生態畜牧示范點(帶)、10個綠色有機畜禽產品示范基地,通過10個綠色有機畜禽產品認證。
優化產業結構 突出特色效益
“調結構、優品種、強特色、增效益是我市生態畜牧經濟發展的著力重點和主攻方向,要力爭在五年內完成優良品種的替換,初步建立健全名、特、優、新、希品種配套。”市畜牧局畜牧站站長陳瑞國介紹。
為此,我市著力優化產業內部結構,依托哈哥、彝家香、羅城牛肉等龍頭企業,實施“以草換肉”工程,大力發展林下養雞、林邊養兔,提高養殖效益。著力優化畜禽品質結構,以藍雁馬踏*核心育種場等畜禽良種場為依托,實施畜禽良種升級換代工程,加快構建畜禽原種場、擴繁場、商品場相互配套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著力優化農牧種養結構,大力發展畜牧業循環經濟,推行“生態養殖+沼氣+綠色種植”循環經濟模式,構建種養平衡、農牧互動、生態循環、環境友好的產業發展體系。
壯大龍頭企業 增強綜合實力
在畜牧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起引領作用的是龍頭企業。我市以新希望、巨星、藍雁集團為龍頭的肉豬生產、加工、銷售企業,以嘉源種雞場為核心的蛋雞生產體系,以犍為紫燕農業生態公司為主的肉禽加工和以井研哈哥兔業公司為龍頭的肉兔加工外銷企業,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帶動作用日益凸顯。
在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的同時,我市還積極引導養殖戶提高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以農民為主體的畜牧專業合作社,推廣“龍頭企業+專合組織+農戶”等模式,初步形成了多主體參與、多類型組建、多模式發展的格局,畜牧產業化步伐明顯加快。
“發展生態畜牧經濟,是現代畜牧業的發展方向,我市要以畜牧業現代化為突破口,推進我市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市畜牧局局長劉洪研表示,要在“十二五”期間,率先在省內建成全國現代生態畜牧經濟產業基地和全省生態畜牧經濟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