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2/8 9:52:00 來源:環渤海新聞網 閱讀數:
近年來,我市把扎實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作為全市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抓手,著力轉變發展方式,重點推進“四化”進程,努力實現由畜牧業大市向畜牧業強市轉變。去年,全市畜牧業實現產值213億元,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67.2萬噸、32.4萬噸、175萬噸,成為我市農業的重要支柱產業。
以推進規模化生產為基礎,著力提升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一是政策扶持,積極引導規模養殖發展。制定出臺了《唐山市關于加快推進“奶業振興工程”的意見》,對新(擴)建奶牛規模養殖場(小區)實施補貼,全市共補貼奶牛場346個,補貼資金3750萬元。二是項目拉動,整體帶動規模養殖進程。積極爭取國家和省規模養殖項目,2007年以來全市共落實國家生豬、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改造項目補貼資金1.4億元,補貼規模養殖場(小區)498個。加大內引外聯和招商引資力度,今年全市共引進省外、國外資金18億元,投資興建畜禽規模養殖場。三是規范標準,全面提升規模養殖水平。全市共建成存欄100頭以上規模化奶牛場(區)559個,奶牛全部實現規模養殖;年出欄生豬500頭以上規模化豬場2003個,規模化養殖比例達到72%;存欄2000只以上規模雞場5861個,規模化養殖比例達到80%。
以推進標準化生產為手段,著力提升畜牧業發展保障能力。一是加強標準的制修訂及應用。先后制修訂地方標準23項,初步形成了以無公害養殖技術為主體,包括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畜牧業標準體系。豐潤區被評為*奶牛標準化示范區,玉田縣被評為*生豬標準化示范區;累計認定無公害畜產品產地191個,認證無公害畜產品32個。二是全力推進“畜禽標準化示范創建”。全市共創建市級以上示范場170個,其中部級示范場20個,省級示范場103個,市級示范場50個。
以推進集約化發展為模式,著力提升畜牧業創新能力。一是科學布局,謀劃集約化發展。大力推進優質化、區域化、規模化發展,全市已形成瘦肉型豬、奶牛、肉牛、肉羊、肉雞、珍稀皮毛動物六大特色養殖區,涌現出伊利豐潤建泉牧場、三元灤縣新綠洲牧場等一批現代化養殖企業。二是創新模式,引領集約化發展。成功探索出“林牧能一體化”、“一場一池一園”等五種畜牧業循環生態健康發展模式,共帶動各類養殖戶近萬戶,極大地推進了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的升級換代。三是外引內聯,促動集約化發展。積極引進現代畜牧業戰略合作伙伴,遵化市與加拿大艾格威公司合作建設了優質種公牛站,總投資1.54億元;恒天然集團在玉田建設存欄規模3200頭的現代化奶牛場,總投資3000萬美元。
以推進產業化經營為目標,著力提升畜牧業市場競爭能力。一是發展壯大龍頭企業。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的大企業、大集團,提升畜牧產品加工水平。目前,蒙牛、伊利等大型現代化乳品加工企業達到5家,日處理鮮奶能力3000噸,奶業已形成現代化的產業加工集群。同時,積極扶持漢沽法立德、玉田雙匯、灤南利民(雨潤)、豐潤大唐、遵化美客多、灤南三融等大型肉類屠宰加工企業,全市年處理加工各種畜禽冷鮮肉22.73萬噸,輻射拉動農戶10萬戶。二是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全市共建立各類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120多個,帶動農戶8000余戶,有效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產業關聯度。三是健全完善市場流通體系。全市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達到53個,荷花坑農副產品專業批發市場、西郊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大型批發市場輻射帶動能力明顯增強,玉田晶玉綜合批發市場集倉儲、加工、物流為一體,名播東北、京津、內蒙古等地。四是突出農業品牌創新。目前,全市畜牧品牌達到41個,占農業品牌總量的四分之一,實現年銷售收入2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