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1/1 15:52:00 來源:新浪網 閱讀數:
往年,河南省濟源市的秸稈青貯主要集中在9月份,但今年由于持續降雨,車輛無法進入田間,秸稈要靠人力一肩一肩從田里扛出來,費時又費力,很少有人愿意干,牛場遲遲收不來草,可貯的秸稈越來越少,奶農個個心急如焚。9月30日,濟源市政府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安排150萬元資金,對奶牛場(區)規模青貯按照每方1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青貯補貼政策的出臺,猶如一劑強心針,激發了牛場青貯秸稈的積極性。
10月12日,筆者到虎尾河奶牛場,克井鎮閻和村衛小分正在與牛場結算當天的送秸稈款,當天他共運送了11噸秸稈,按照110元/噸的價格,牛場付了他1210元現金。他說,如果是去年,送這么多秸稈,我只能領770元。奶牛場場長尹建偉說:“今年天氣不好,給牛場貯草增加了不少困難,但市政府雪中送炭幫我們過難關,目前我場的草價已提升50%,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調動送草的積極性,不能讓有限的秸稈資源白白浪費掉。”政府補貼政策出臺后,濟源市秸稈收購價格提升至80~90元/噸,比政策出臺前上漲30%左右,金河等奶牛場還采取多送加價的辦法來收購秸稈,每車累計運送達到20噸的,價格再提升5元,累計超過30噸的提升10元,達到了100元/噸,而且,全部現金結算。為方便群眾,虎尾河奶牛場還免費為送秸稈的人提供礦泉水、方便面、蘋果、饅頭等食品。
克井鎮棗廟村距離金水奶牛場不遠,該村村民賈年平聽說牛場需要鍘草工,鍘一噸給15元,就約了村里十幾個人到牛場鍘草,3人一組,平均一天一組能鍘40多噸,每人每天掙200元;據梨林鎮大交村支書晉祥鋒介紹,該村目前80%的人都在搞青貯,就連70多歲的老大爺也閑不住。王屋、下冶等山區部分群眾,在山下安營扎寨,加入到運送秸稈隊伍。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市從事秸稈青貯工作的人員已超過2000人。
由于招數對路,面對今年的不利天氣,濟源市秸稈青貯工作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目前,青貯秸稈量已基本能夠滿足現有奶牛一年的飼草需要,同時也為5萬多畝秸稈找到了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