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0/13 13:25:00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10月12日,昆明市農業局將舉行《昆明市生鮮乳質量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聽證會。《辦法》提出,對生鮮乳質量安全實行第三方獨立檢測制度;禁止在生鮮乳生產、收購、貯存、運輸、銷售過程中添加任何物質。同時還對設立標準化奶牛養殖場、養殖小區的條件做出了明確規定。
禁止將人用藥品用于奶牛
《昆明市生鮮乳質量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了禁止收購以下生鮮乳:經檢測不符合健康標準或者未經檢疫合格的奶牛產的、奶牛產犢7日內的初乳,但以初乳為原料從事乳制品生產的除外;在規定用藥期和休藥期內的奶牛產的;其他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
同時還明確,從事奶牛養殖,不得使用國家禁用的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藥、生物制劑以及其他對動物和人體具有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物質,養殖者要讓奶牛接受強制免疫;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當對奶牛定期進行布魯氏菌病、結核病(以下簡稱“兩病”)等的檢疫;生鮮乳收購站禁止收購未經過“兩病”檢疫及強制、免疫奶牛生產的生鮮乳。明確禁止將人用藥品用于奶牛等。
《辦法》還規定,生鮮乳收購許可證有效期2年;生鮮乳收購站不再辦理工商登記;禁止其他單位或者個人開辦生鮮乳收購站,禁止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收購生鮮乳,禁止倒賣、販賣生鮮乳;生鮮乳收購、銷售和檢測記錄應當包括畜主姓名、單次收購量、生鮮乳檢測結果、銷售去向等內容,并保存2年。
第三方檢測可行性受質疑
據了解,目前昆明的大多數奶制品企業都是自檢,因此對于《辦法》中建立第三方檢測制度,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個制度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更好地保障老百姓的食品安全,但是生鮮乳的保質期很短,總量又龐大,如何保證第三方人員在短時間內進行檢測,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而且,檢測費用如何收取是否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統一的標準,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畢竟,檢測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如果出現亂收費或是收費很高的話,無疑會增加乳制品的成本,最后這些還是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辦法》也對違反規定的行為做出了明確的處罰規定:如奶牛飼養者、生鮮乳收購站在發生生鮮乳質量事故后未依法報告、處置的,由縣(市)區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毀滅有關證據的,責令停產停業,并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后果的,吊銷生鮮乳收購許可證;給他人造成損失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生鮮乳收購者、運輸者在生鮮乳收購、運輸過程中加入非食品化學物質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畜牧獸醫管理部門吊銷生鮮乳收購許可證;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市)區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對生鮮乳收購者沒收違法所得以及相關的工具、設備等物品,并處違法生鮮乳貨值15倍以上30倍以下罰款,吊銷生鮮乳收購許可證;對生鮮乳運輸者處以3萬元以下罰款;奶牛養殖場、養殖小區開辦者未向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備案的,由所在地縣(市)區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