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0/10 14:49:00 來源:山東畜牧網 閱讀數:
突出抓好奶牛產業化發展。在山東鳳祥乳業有限公司、聊城市東昌府區團團乳業有限公司、山東奈倫乳業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奶牛產業化格局初步形成,年生產量達到2萬余噸,實現年產值7600多萬元。按照“優勢產品區域化、基地建設標準化”的原則,確立以陽谷、冠縣、東昌府區為主加快建設優質奶牛生產基地,帶動全市奶牛產業向區域化發展。年存欄奶牛1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小區)達11個,奶牛規模標準化養殖水平明顯提升。大力發展奶牛合作經濟組織,建立起“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管理模式,有效實現了產銷銜接,架起了乳產品通往“大市場”的橋梁。
切實加強乳品質量監管。根據《聊城市2011年深化畜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方案》的要求,充分發揮執法隊伍的作用,對全市27個生鮮乳收購站強化了專項整治,依法規范生鮮乳生產、收購和運輸行為,實現了生鮮乳生產標準化,收購站管理規范化,生鮮乳持證收購和運輸,嚴厲打擊了生鮮乳生產、收購和運輸環節違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質的行為。生鮮乳收購站檢查率達到100%,生鮮乳質量安全違規單位查處率達到100%,生鮮乳中三聚氰胺檢測合格率達到100%,有效保障了生鮮乳質量安全。
大力實施科技興牧戰略。加快性控胚胎移植等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全市累計移植高產奶牛性控胚胎1.6萬枚,受益農戶5000余戶,新增社會效益1300萬元。積極開展奶牛生產性能測定(DHI),2010年,在山東省畜牧總站的支持下,聊城市啟動并免費實施了奶牛生產性能測定項目。2011年,省里給聊城市安排了1000頭泌乳奶牛的測定任務。通過對奶牛泌乳性能及乳成分的測定分析能及時發現牛場管理存在的問題,調整飼養與生產管理,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限度地提高奶牛生產效率和養殖經濟效益。同時,聊城市積極推進科技特派員工程,先后選派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的畜牧專家聯系奶牛場戶200余個,組織培訓農民10萬人次,發放畜牧科技資料10萬份,為奶牛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扎實開展奶牛疫病防控工作。加強對養殖場戶的技術指導,指導建立免疫、飼養檔案,健全衛生消毒、病死牛和糞污無害化處理、人員管理等各項制度,促進養殖場戶規范養殖。嚴格執行《牛結核病防治技術規范》和《布魯氏病防治技術規范》,開展 “兩病”監測。嚴格奶牛異地調運的監管,突出做好檢疫工作。科學開展A型口蹄疫免疫,確保免疫率和免疫效價合格率達到100%。
著力抓好奶牛項目工作。近年來,國家、省對奶牛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聊城市緊緊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全面做好項目的篩選、儲備、申報和實施工作。2006年以來,聊城市相繼實施了良種補貼、優質后備母牛補貼、現代奶業、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改擴建等奶牛項目,爭取到位省級以上無償扶持資金2011.4萬元,對提升奶牛產業整體發展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