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0/8 14:11: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在肉類消費結構上發生了巨大變化,牛肉消費量在肉類消費結構中所占的比重總體也在提高。而當前我國養牛業出現了逐年下滑趨勢,為何一個朝陽產業會面臨如此危機,東北和中原地區會連續多年養牛戶急劇減少,肉牛存欄量連續五年在不斷下降。肉牛養殖是實現循環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是消化和吸納大量農作物秸稈的有力途徑,也是成為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新亮點,保障我國肉牛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肉牛產業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養牛利潤低,由于飼料成本的上漲和人工費的逐年提高,飼養母牛周期長,勞動強度大,沒有打工來錢快效益低的現象。二是由于飼養模式的轉換出現斷條,散戶養殖由于效益低而逐年減少,規模養殖受資金、土地等因素而制約新建牛場的增加。三是多數農戶還是粗放粗養,不講科學,對品種的改良、飼料的搭配、飼養環境等不重視,致使利潤低或賠錢,挫傷了農戶的養牛積極性。造成基礎母牛的無理由淘汰和殺青等現象相當嚴重。為此,要應對肉牛產業面臨的危機,國家有關部門要多措并舉,推進我國肉牛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應盡快出臺扶持母牛發展的相應政策,轉變肉牛養殖方式,鼓勵規模養殖,強化科學養牛,靠科技增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