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9/30 14:00:00 來源:人民網 閱讀數:
9月23日上午,由重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畜牧業協會主辦的第六屆(2011)中國牛業發展大會在豐都順利召開。來自重慶市內外的專家領導齊聚一堂,就“創新母牛養殖模式,強化牛源基地建設”等話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豐都牧草資源豐富,具有良好的畜牧業發展條件,三峽移民遷建結束后,豐都縣委縣政府為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對全縣進行產業調整,將肉牛作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骨干產業,積極打造“中國肉牛之鄉”。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涵蓋肉牛產業各環節的產業鏈條,初步形成了“買全國、賣全球”的發展格局,實現肉牛存欄28.5萬頭,成為名副其實的西南肉牛產業第一縣、全國肉牛產業大縣。預計到2015年能繁母牛達到存欄20萬頭以上,在全縣掛牌打造10個萬頭養殖基地鄉鎮,統籌布局 50個千頭養殖村、200個百頭養殖社和5000個十頭養殖戶。
創新養殖模式 助農民致富
在大會上,豐都縣縣長黃長武介紹,為擴大養殖規模、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市場競爭力,縣財政首期注資5000萬元成立國有擔保公司,對貸款養牛實施擔保和貼息,對參保農戶給予70%的保費補貼;對重大動物疫病實施強制免費免疫,防疫病種擴大3倍,產業發展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時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形成合力”的原則,打捆各種項目資金2.6億元,完善肉牛產業發展重點區域的基礎設施,肉牛養殖集聚區基礎設施迅速改善,實現了“路通、水通、電通”。
縣里每年還預算3000萬資金扶持和獎勵養牛戶,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加快農民致富。
肉牛掛“身份證” 保障食品質量
黃長武道,豐都堅持將“食品安全”作為肉牛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高起點規劃建立起從養殖到餐桌全程可追溯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廣大消費者吃上安全、優質、價廉的“豐都牛肉”。
恒都集團是豐都肉牛企業重點扶持對象,該公司建立的“可追溯系統”可以全面的監控整個肉牛的養殖、屠宰和銷售過程。在恒都出售的每塊牛肉上都有像“身份證”一樣的*編碼,在可追溯系統上輸入編碼就可以查看到這塊牛肉屬于牛身上的哪個部位,并且還可以查看這條牛從養殖到消費者購買的所有信息,包括養殖肉牛的養殖場地、養殖時間、喂養飼料種類及比重、健康狀況、屠宰時間和銷售時間等,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