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9/26 9:39:00 來源:食品產業網 閱讀數:
核心提示:國產豬肉價格高企,美國‘八戒’馳援。這可不是國際玩笑。來自福州海關、廈門海關最新消息顯示,1-8月我省豬肉進口增長迅猛,全省豬肉進口7757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1.5倍。其中,美國豬肉占了過半,價值1669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6億元,增長7.9倍。7757噸豬肉,相當于福州市(日均200噸左右)約40天的消費量。
連續4個月單月進口量超千噸
今年以來,我省豬肉進口量猛增,已連續4個月單月進口量超千噸。在1-8月共計進口的7757噸豬肉中,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和臺灣地區,其中自美國進口豬肉4148噸,去年同期無進口,占同期我省豬肉進口總量的53.5%.
本月初,美國農業部披露的數據顯示,豬肉價格一月來大降14.08美元/擔,批發價為95.35美元/擔(腰肉、臀肉、腿肉和腹肉價格均大幅下跌),折合人民幣約6元/500克;相比之下,即使同為凍肉的我省部分地區儲備肉,目前市場售價也在11元/500克以上,而熱鮮肉則要更貴,一般都在十幾二十多元。
多進入深加工領域可緩解高肉價
之前,廈門某食品加工企業負責人接受采訪時透露,從美國進口的豬肉都是凍肉,供應深加工商戶或者企業,鹵肉、香腸等肉制品不少就是用進口肉加工的。
福州市養豬協會會長鄭謀銓也表示,凍肉口感不如鮮肉,福建人多吃熱鮮肉,冷鮮肉的市場份額都很小,更何況凍肉。他說,凍肉因為價格便宜,自家少有人買,消費主要集中在工廠企業食堂等單位。
不過,上述食品加工企業負責人稱,加大進口量,深加工企業對本土豬肉的需求量自然降低,可以緩和市場需求,緩解高肉價。
豬肉價快速回落很難
不光福建,全國不少地區如山東等省份下半年來的豬肉進口量,均持續大幅增加。美國農業部日前預計,由于供應不足,中國加大進口豬肉的勢頭可能持續到明年。
今年以來,中國大陸市場從美國進口豬肉的數量一年內猛增5倍多,一下躍升為美國豬肉出口的第五大市場。事實上,對于豬肉進口,國家政策一直是放開的,除個別情況外并沒有限制進口。前幾年豬肉進口不為大家所關注,主要是因為境內價格比較低,而今年豬肉價格突飛猛漲,境外肉價優勢明顯,企業便加大了豬肉進口。
不過,業內認為,豬肉進口增加對平抑市場的作用有限。中國畜牧業協會副會長喬玉峰近日就在公開場合表示,由于供應偏緊及飼料成本上升,預計豬肉價格年底前會一直維持高位。來自省經貿委的分析數據也稱,我省豬肉年內難有快速回落的可能。
此外,福州將探索建立主副食品儲備制度,在福州市現有生豬活體儲備的基礎上嘗試建立凍肉儲備制度,保證在價格異動時期適量投放,起到平抑物價的作用。
□相關新聞
農貿市場成協商價監管難區
本報訊福州市政府再打菜(肉)價保衛戰,對5種大眾蔬菜、4種豬肉實行‘協商價’(詳見本報18日A1版)。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各大超市售價普遍比‘協商價’還要低,最高降了30%,平價肉菜早早便被搶光,超市方面表示會追加供應。
不過,本報968111熱線昨日也接到市民反映稱,農貿市場難監管。家住倉山區程埔頭的黃小姐就稱,在程埔頭市場買肉,鮮見低于16元(每500g)的肉,而按照協商價,對上排、條肉、戈肉、瘦肉分別執行最高協商價16.5元、14元、12.5元、13.8元。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與往次不同,此次協商價包括了11家國有農貿市場,其中,位于城區的有晉安農貿市場、五里亭農貿市場、福新農貿市場、小柳農貿市場、上海東農貿市場和程埔頭農貿市場。此外,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適當降低福州市11家國有農貿市場攤位費,降低經營戶的經營成本,從而降低商品銷售價格。即日起至10月10日期間,先行降低50%攤位費并由財政給予適當補助。
農貿市場小攤主眾多,隨機性也遠比超市高。這也是農貿市場成為協商價監管難區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