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9/21 14:05:00 來源:搜狐 閱讀數:
養殖戶精心飼養肉雞
城市晚報吉林市訊 53歲的徐月飛是舒蘭市環城街道肉雞養殖協會會長,他在當地是個遠近聞名的養雞大戶。他的雞舍從最初的1棟2000只雞已經發展到15棟,占地6000平方米,年飼養肉雞15萬只,年純收入90萬元。目前,舒蘭市肉雞養殖產業已遍布17個鄉鎮和街道。鄉鄉有基地 ,村村聞雞鳴。肉雞產業已成為舒蘭市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肉雞、黃牛、生豬作為舒蘭市牧業經濟的主導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來源之一。
政府出臺政策
大力扶持養殖戶
為了把肉雞這一傳統產業發展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舒蘭市政府適時引導,確定了“龍頭帶基地、基地帶園區、園區帶農戶,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思路,采取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典型帶動、市場引路等措施,把肉雞產業做大做強。出臺了《舒蘭市發展肉雞產業優惠政策》,對養殖戶在用地、貸款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
2008年,舒蘭市成立了肉雞產業協會,解決了肉雞養殖戶(場)應對市場風險和疫情災害風險能力弱、市場信息不暢、產品品牌意識不強等問題。
舒蘭市環城街道先鋒村村主任申淵是位養殖戶。他告訴記者,開始時他也害怕,因為一點養雞的經驗都沒有。政府號召養雞時,作為黨員的他,帶頭開始養雞。申淵說,起步時,政府給了很大的扶持力度。蓋雞舍,政府送來10噸水泥,養殖用電也比普通用電便宜。現在,申淵的雞舍已達到1000多平方米,年收入可達10多萬元。在他的帶動下,先鋒村有8戶養雞戶。
龍頭企業拉動
肉雞養殖戶增收6300萬
舒蘭是農業大市,農業人口占全市人口總數的68%。廣大農民的增收致富,是擺在舒蘭決策者面前的首要任務。為此,舒蘭市在科技、在特色上下功夫,提高科技含量,用現代科技武裝農業,用市場導向引領農業,憑借綜合手段,大力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產業要發展,龍頭是關鍵。舒蘭市通過引進一批“農字號”龍頭企業,走向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
吉林德生牧業年孵化1000萬只雞雛項目和江蘇雨潤集團年屠宰2000萬只肉雞項目,使舒蘭市的肉雞飼養量從幾年前的1000萬只,迅速發展到現在的3250萬只,養殖戶每年平均增收7000元。
“我們選擇在舒蘭市投資,其主要原因也是因為這里的養雞基礎非常好。”舒蘭福潤禽業食品有限公司企業管理辦公室主任李安民說,通過企業的拉動作用,僅肉雞養殖一項,該企業就可為舒蘭市肉雞養殖戶增加收入6300萬元。
培育發展接續產業
用“軟實力”推動經濟轉型
作為一個靠煤炭資源發展起來的縣級市,舒蘭市在煤炭資源日趨枯竭、社會發展面臨諸多實際困難的情況下,在經濟轉型和發展接續產業上,除了抓畜牧業外,還全力推進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工業提速增效和農村經濟發展。全市上下立足實際,科學謀劃,以現有資源為基礎,大力培育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建立健全資源開發補償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確定了重點發展汽車零部件、醫藥化工、農副產品深加工、林產品加工、新能源開發等接續替代產業的總體思路。先后投入11.5億元,建起高標準省級經濟開發區,不但做到“六通一平”,還協調周邊有關鄉鎮街道,培訓上萬人,企業用工隨叫隨到;市里32個部門一把手在電視上公開承諾,138名重點崗位人員公示基本信息,774個軟環境監督組深入到1653戶企業征求意見……一系列自我加壓、優化環境的創新舉措,讓投資商認識了舒蘭、留在了舒蘭。萬噸鉬酸銨生產、平安煤田開發、匯源高檔礦泉水生產等一批大項目正在全面實施,長白山生態食品工業園、香港環宇公司實木刨片及貼皮家具生產等一批產品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項目均在舒蘭落戶。另外,舒蘭市上半年實施10項企業技改和新產品開發,通博公司萬噸乳化炸藥生產、白翎羽絨公司25萬套床上羽絨制品生產、新華建材6000萬塊空心磚生產等3個技改項目在8月份投產。目前,吉輝公司擴產擴能、吉糧釀酒公司萬噸高粱酒一期等9個項目均達產達效,其余6個項目年底前可達產達效工業的提速增效為舒蘭的經濟轉型、又好又快發展鉚足了后勁。
據了解,上半年舒蘭市開工建設3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61項,億元以上重點項目29項。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3億元,同比增長27.3%;全口徑財政收入7.5億元,同比增長46.6%;地方級財政收入4.8億元,同比增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