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9/14 14:3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數:
雖年僅25歲,卻在1年時間內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百萬財富,成為遠近聞名的“兔子王”,他便是武漢市江夏區法泗鎮邾琳村創業青年胡超,創業成功后,他一躍成為村里致富帶頭人。
房產白領回鄉當農民
法泗鎮是武漢勞務輸出大鎮,在同伴們都奔向大都市“淘金”的時候,“80后”胡超卻反其道行之,扎根農村,大搞殖養業,憑著一身的韌勁和拼勁,闖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2年前,胡超在武漢一家房地產公司從事工程開發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萌生回鄉養兔子創業的念頭。他這樣的舉動不僅讓眾人費解,家人也不支持。
胡超的媽媽陳云蘭說:“當時,我們根本不懂兔子養殖,都不愿意支持他。”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反對,個性倔強的胡超還是認準了養兔這個事業。
初嘗慘敗后東山再起
抱定回鄉創業的決心后,胡超遠赴浙江、河南、河北等地考察,發現一種名叫獺兔的肉皮兩用的兔子利潤空間大。他花高價從麻城引進5只種兔在家里進行試養。然而,五只種兔因喂養不當竟全部死亡。
胡超在仔細斟酌,反復查找失敗原因后,決定到養殖獺兔較為普遍的北方市場學習。并結識了同為“80后”的養兔技術員阮家耀。經過溝通,兩人一拍即合,開始了新的創業歷程。
然而資金問題卻攔住了他們奮進的腳步。為了再次將養兔場辦起來,胡超四處奔波。看到胡超不辭辛苦的創業恒心后,父母還是拿出了自己的積蓄。在家人的幫助下,胡超的養兔場終于辦了起來,引進兔種之后,胡超和阮家耀起早貪黑,配種、打疫苗、接生,一心撲在兔舍里。僅僅四個月的時間,胡超引進的七十只種兔繁育了400多只獺兔,第一筆生意他就賺了5萬多元。
成立合作社 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初戰告捷,胡超并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而是思考著擴大養殖規模,提升經濟效益,他將賺來的第一桶金全部用來擴建廠房、引進良種。短短一年時間,胡超的養兔場面積擴大了一倍,養殖規模也從剛開始的年出欄幾百只到現在的上萬只,一些原本不看好他的人也慢慢改變了看法。
胡超的養兔事業漸漸步入正軌,而他養兔子賺了錢的消息也很快傳遍了鄉鄰四里,登門拜訪、取經求教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多人也想養兔。同村村民劉凱,在外闖蕩了幾年收獲不大,看到胡超的養兔場辦得紅紅火火,經濟效益也比較可觀,也有了回鄉創業的沖動。
從當初的不理解不支持到現在的門庭若市,胡超的養兔場受到了村民的歡迎,越來越多的村民愿意加入養兔行業,看到大家養兔的熱情高漲,胡超萌發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成立養兔農業合作社,讓周邊的農戶加入進來共同致富。
今年4月,胡超的養兔合作社正式掛牌成立,僅一個月的時間,加入合作社的農戶已經有6家,養殖規模達到25000多只,年產值200多萬元,隨著農戶的不斷加入,這一數據還在不斷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