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8/25 14:34:00 來源:濰坊新聞網 閱讀數:
今年以來,濰坊市畜牧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一九五一”決策部署,按照安全、優質、高效、品牌畜牧業的發展要求,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畜牧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加大科學投入,強化改革創新,落實轉調措施,強力推進千億級畜牧產業鏈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畜牧經濟總量名列山東全省第一,主要畜牧經濟指標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項工作指標均居全省前列。
抓投入,現代畜牧業發展基礎更加堅實。今年以來,濰坊市新開工建設畜牧項目137個,總投資190多億元,完成投資69.5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投資過億元的現代畜牧業重點項目16個;落實省以上扶持項目68個,爭取省以上無償資金和項目投資2800多萬元;深化與市農村信用社和濰坊銀行的合作,爭取畜牧貸款6.8億元,同比增長26%。成立了4家畜牧擔保公司,為企業和養殖戶擔保貸款10.2億元。
抓防控,重大動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及時調整了市防控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重新修訂了《濰坊市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完善了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投資3393.6萬元調購了充足的疫苗等防控物資,組織開展了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集中免疫,應免密度保持100%,在全省率先完成春季集中免疫任務。對42個基層畜牧獸醫站、6個公路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和209個動物檢疫申報點進行了規范化建設。充分發揮市檢測協會作用,檢測動物疫病樣品6.1萬份。加強防控隊伍建設,培訓應急小分隊組成人員、村級動物防疫員1000多人(次)。
抓監管,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深入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穩步推進《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的審核、換證工作,嚴厲打擊“四類”販子,積極開展“瘦肉精”治理工作,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34028人(次),檢查車輛7200車次,查驗牲畜983.3萬頭(只)、動物產品2703噸,抽取生豬、肉牛、肉羊尿樣370份,查處違法案件120余起,全市無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強化生鮮乳收購站監管,83個生鮮乳收購站全部持證經營,機械化擠奶率達到100%。全面推行獸藥生產經營企業達標認證,淘汰未達標的獸藥經營單位310家。全市GMP企業達70家,GSP企業達467家,位居全省第一。加強飼料企業備案管理,取締小作坊式飼料企業36家。扎實推進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發放佩戴耳標429萬枚,上傳信息5.4萬條。
抓品牌,畜牧品牌體系初步形成。立足當地畜產品資源優勢,組織畜牧龍頭企業和畜牧專業合作社引進、研發和應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畜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和附加值,搞好畜產品品牌認證,強化獲證產地和產品監管,努力構建以馳名(著名)商標、中國(山東)名牌、“三品一標”為主要內容的畜牧品牌體系。上半年,全市又有32家企業通過了農業部無公害產品認證現場檢查。截至目前,全市畜產品擁有*、省級各類名牌,中國馳名商標5個、中國名牌產品5個、中國名牌農產品1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1個、山東省著名商標9個、山東名牌產品24個,有機食品2個、綠色食品14個、無公害畜產品116個、無公害畜產品產地118個,品牌畜產品產量達91萬噸,位居全省第一。
抓園區,畜牧業轉型升級全面加快。積極開展國家、省標準化示范園區和市級畜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園區創建行動,新建標準化養殖園區365個,建成*畜牧示范園區12個、省級38個和市級畜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園區50個。積極推廣生物利用等生態養殖技術,下大力氣建設生態養殖示范園區,加大畜禽污染治理力度,全市新建生態養殖園區265個、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設施270處。大力實施重點區域開發戰略,在黃三角區域、南部山區和城市郊區共投資33億元,新建畜牧園區57個。黃河三角洲高端畜產品加工示范區創建已獲農業部批復,規劃方案將于近期完成。加快研發、推廣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成立濰坊向峰畜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搭建起畜牧電子信息研發和推廣的新型平臺,為畜牧園區信息化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
抓合作,畜牧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升。以市場為導向,新培育、規范從事生產、加工、營銷的畜牧專業合作社典型28個,新增畜牧專業合作社26家。目前,全市畜牧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772家,帶動了400多家企業、6萬多個養殖戶,增加農民收入4億多元。四個市級協會與青島、淄博、東營聯合舉辦了2011中國(濰坊)現代畜牧業博覽會,協議成交額達4億元,為大學生提供就業崗位6000多個。積極搭建跨區域聯合一體化發展平臺,與上海、杭州等國內大城市聯合建立完善了畜產品產銷協作數字化網絡平臺,實現了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