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7/27 9:00:00 來源:中國養殖網 閱讀數:
7月18日,遼中縣冷子堡鎮養魚大戶冮殿斌望著成千上萬條鯉魚擠在喂食口搶著進食,難掩興奮:“有了合作社標準化工廠式養殖,俺家110畝池子的產量又提高了,產30多萬斤魚一點問題也沒有,加上今年養魚行情好,1斤按3元算就能賺100來萬。 ”
如果把統一標準養殖小區看作一個生產車間,那么養殖合作社就是一個大工廠。在遼中縣,這種養殖工廠不僅讓農民賺鼓了腰包,還使他們成為掌握標準操作流程的“工人”。
從購買魚苗到最后“起魚”銷售,都有合作社的相關標準做指導。遼中縣金山水產淡水魚合作社秘書長趙戩告訴記者:“通過成立合作社,我們把魚的養殖質量搞上去,能夠出口韓國,在國內價格低廉的時候,給社員帶來不錯的經濟效益,更好地抵御了市場風險。 ”
在當地肉牛養殖協會的幫助下,遼中縣肖寨門鎮媽媽街養牛大戶孫祿佳的肉牛養殖資金、技術、銷售等一系列問題都解決了,養殖規模從30頭發展到800頭,從“小打小鬧”式的傳統養殖“進化”到技術、設備、指導、銷售等規范的工廠化養殖。
目前,遼中縣已有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310個、淡水魚標準化養殖小區135個,申報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4個、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9個、省級良種場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