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7/26 14:48:00 來源:新華網 閱讀數:
今年來,平昌縣在努力擴大對外開放合作的同時,按照“建設山區現代畜牧經濟強縣”的思路,以科學規劃為先導,以園區建設和大戶發展為突破口,推進山區現代畜牧產業發展。
培育加工龍頭,實行“公司加基地帶農戶”的模式,走產業化發展之路。對現有加工龍頭企業采取靈活政策,加速資源、品牌優化重組和集團化經營步伐;支持龍頭加工企業采用國際標準,通過國際衛生注冊和ISO、HACCP等質量體系認證,擴大市場占有份額;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建立生產基地,通過向養殖戶提供生產訂單、技術服務、原料供應以及生產設施,公司負責銷售指導的方式與農戶建立利益對接,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合作關系,帶動農民參與到現代畜牧業建設中來;引導養殖集中區域的中小規模養殖戶形成專業合作組織,通過共同的原料采購、生產管理和營銷管理,提高抗擊市場風險的能力。
轉變生產方式,實施“五線十片百區千場萬戶”工程,走規模化發展之路。以小區建設和大戶培育為突破口,引導散養戶向養殖小區集中,促進土地向養殖大戶和經營能手集中,實施“五線十片百區千場萬戶”工程,加快規模化生產經營進程。
實施品牌戰略,堅持“良種場→擴繁場→商品場”路徑,走良種化發展之路。堅持引進、擴繁、培育并舉,著力打造畜牧品牌;堅持引進和培育結合,加大生豬“DLY”推廣力度,重點鞏固建好富源等6個種豬場,抓好牛改工作,積極推廣“夏洛來(或安格斯)×西門塔爾×本地黃牛”三元雜交牛,建好“昶享”、“富順”等五個土雞種雞場,通過培育擴繁,打響平昌山地土雞品牌;夯實縣、鄉(鎮)、村三級良繁體系,建立完善縣級、鄉(鎮)人工授精站,村級輸精配送點。
加強農村各類養殖業實用技術培訓,提高養殖者整體水平。強化便民服務,堅持畜牧園區“至少一個擴繁場、設置一個配種點、建立一個獸醫室、每戶一頭以上種母豬”標準,推行技術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圈、技術要領直接到人,做到防疫、診療、品改、技術指導“四不出村”。堅持種養結合,大力推廣“豬—沼—菜”、“畜—沼—果”、“畜—沼—糧”生態循環養殖模式,推行健康養殖。建立畜牧業信息咨詢服務體系,加強畜牧業信息咨詢體系與專合組織的密切聯系,跟蹤研究畜產品的供求變化與市場行情,為養殖戶生產、投融資、勞動力轉移與就業等提供信息咨詢。
截至目前,全縣鞏固發展年出欄生豬500頭以上的規模場(戶)316戶、1000頭以上的養殖場110戶,年出欄肉牛100頭以上的養殖場9個,家禽2000只以上的521戶。畜禽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畜禽生產標準化水平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