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7/1 14:36:00 來源:廣州日報 閱讀數:
今年初召開的中共廣州市委九屆十次全會明確把扶持北部貧困鎮發展作為今年的兩項重點工作之一,實施“一個區幫扶一個鎮”。如今大約半年時間過去,記者走訪各鎮發現,一些村莊原本丟荒的土地上,種起了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長勢良好只待收成;一些村莊獲得強力外援脫貧在望,然而人們已經開始考慮進一步發展的問題……
1119戶貧困戶全部建檔立卡
增城市派潭鎮在鎮村摸查貧困戶對象資料的基礎上,協調駐村干部和鎮、村多方力量,進村入戶,進一步核準了貧困戶底數,目前該鎮共有貧困村33條,貧困戶1119戶2934人,其中有勞動力的扶貧戶227戶891人,當中有勞動力351人,無勞動力的濟困戶892戶2043人。
目前,派潭鎮的1119戶貧困戶已經全部建檔立卡,納入了“六大保障”體系,總投資2.36億元的28個扶貧開發名鎮名村項目落實了資金,已全面開建。
作為幫扶方,番禺區非常注重結合派潭鎮的農村、農業現狀發展經濟。在派潭鎮萬能村,番禺區石樓鎮幫扶的第一批成果已經收獲:石樓鎮向萬能村的5名養殖示范戶每年提供三批鴨苗和飼料等,每戶有500只鴨苗,共養殖了2500只日本英桃谷鴨,養殖日期為46天,平均每只重量為6斤左右。首批養殖,平均每戶貧困戶已經獲得了5500元的收益,石樓鎮還將牽線搭橋,引進養殖公司的生產線,讓農民可以就近銷售鴨子,“以后就不用早晨5點鐘起床賣鴨了。”
因地制宜地制訂脫貧開發方案
在派潭鎮,記者了解到,當地協調結對幫扶黨委依托34個貧困村的資源稟賦條件,結合幫扶單位的資金、技術、資源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制訂脫貧開發方案,幫扶村里完善村容村貌、改善民生、發展經濟。如廣州市城鄉建委選擇在其結對幫扶村湴汾村啟動廣州市農村路燈建設工程,于4月底完成了該村的路燈建設,改善農村夜晚交通出行條件。廣州市外事辦到對口幫扶的樟洞坑村進行調研后,依托該村荔枝、紅柿等水果資源豐富的資源條件,初步確定了過長進出道路改建和農產品交易市場建設兩個幫扶項目。
“派潭鎮在扶貧開發過程中獨樹一幟,形成了立體幫扶的‘派潭模式’。”派潭鎮鎮長陳一敏介紹道,不僅有番禺區和敏捷地產參與對口幫扶,番禺區內11個鎮、街道還發動11家當地的知名企業作為幫扶后備加入到了對口幫扶中,形成了一股立體幫扶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