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6/24 10:14:00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6月22日,國家發改委官員在談到豬肉價格猛漲時稱:豬肉還將漲價,但上漲的幅度可能趨于平緩。
但是,與上周情形類似,豬肉價格上漲的背后卻是養殖類企業股價的繼續大跌,福成五豐因為重組失敗繼續遭遇機構拋售,新五豐、雛鷹農牧等在大盤上漲之時卻也在下跌,這又是為什么?
炒作習慣帶來的悲劇
在記者之前的采訪中,多家養殖類上市企業的工作人員都告訴記者,今年生產狀況良好,但就是不清楚為什么股價會不漲反跌。
記者聯系到愛建證券農林漁牧分析師吳正武,他告訴記者:“就我們觀察所知,豬肉價格還會持續上漲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今年全國各地受災,雖然具體情況還不可預計,但玉米、豆粕等減產是必然的,這兩個品種一減產,飼料價格就會水漲船高,因此養豬成本是沒有減少的;另一方面,人工、運輸成本都在增加,短期想要豬肉價格降下來基本是不太可能了。”
至于為什么豬肉漲,養殖企業股價不漲,吳正武有自己的看法。他告訴記者:“拿新五豐這個養豬龍頭企業來說吧,這段時間新五豐價格上漲了20%還多,但同期大盤下跌了多少有目共睹,不少中小盤股都被腰斬了,新五豐相比已經算是強勢的,現在短期調整一下是為了繼續上攻做準備工作。”
但記者觀察到,和豬肉價格同期上漲的化工板塊卻一發沖天,機構游資輪番炒作,典型如青島堿業,短短半個月上漲50%,令新五豐望塵莫及。這又是為什么?
吳正武表示:“豬肉和化工板塊可比性不強,豬肉屬于穩定消費品,價格波動不會很明顯,化工漲跌就很明顯,而且化工價格的變化,主要是對生產企業造成波動,并且,化工產業的生產周期沒豬肉那么長,現在生豬補欄,最快也要8、9個月后才能見到收益,而化工行業僅以月或者周為單位就可以見到收益”
大通證券農林漁牧分析師張喜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養殖類企業股價不漲的原因是豬肉板塊估值過高造成。張喜告訴記者:“經過這次下跌,很多板塊的估值都已經降到了30倍以下,但豬肉板塊幾乎還是維持在70多倍的PE,這樣的估值怎么具備吸引力?”
張喜認為,豬肉板塊歷來都沒有遭遇過資金的集體青睞,歷史上也沒有出現過猛漲猛拉的情況,是市場炒作習慣帶來的悲劇。
養殖業延伸機會可關注
對于養殖業前景,吳正武表示,目前全國每年消耗7000萬噸肉食,其中5500萬噸是豬肉,因此豬肉未來的市場不可替代,價格還將繼續上漲,繼續看好新五豐、雛鷹農牧等龍頭養豬企業的盈利能力。而對于雞、鴨等養殖企業,他表示,因為生產周期較短,將不存在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短期可能會跟風小幅上漲。
吳正武還表示,生豬價格的上漲對飼料企業是個利好。從目前行業來看,重組后的新希望在飼料行業應該說是一個巨無霸,大概是一年1300多萬噸的銷量。另外還有從事一些預混料或者特種料,像大北農,還有一些以飼料為主兼顧養殖的,像唐人神、正虹科技等。飼料必須是要求規模化的,因為只要有規模,整個的采購的規模效應和銷售的規模效應都會出現。出現這個效應以后,整體業績才會有穩步的提升和增長,所以更看好重組后的新希望。另外,由于大北農本身還有一塊是種子業務,種子這一塊應該說未來國家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所以也看好大北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