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6/20 8:46:00 來源:新華社智庫 閱讀數:
6月18日,中國新聞網刊載報道《南京首批50個批次鴨制品20%不合格,菌落數超標》,人民網、新華網、中國廣播網、新浪網等多家媒體均予轉載,截至6月18日15時,已生成新聞網頁45個。
該報道稱,6月17日,南京市工商部門公布對鹽水鴨的檢查結果:首批50個批次檢測后,有40個批次合格,還有20%不合格,不合格項目是菌落總數、大腸菌落超標。
該報道稱,鹽水鴨是南京最有名的特產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此前,媒體對南京鹽水鴨市場亂象進行了曝光,生產鹽水鴨廠家良莠不齊,一些小作坊制鴨方式存在食品安全隱患。這引起當地主管部門重視,由此啟動專項整治行動。
該報道援引南京市質監局副局長杜國的話說,截至今年5月31日,全市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鴨制品生產企業有94家,非預包裝的鴨制品加工小作坊有69家。對小作坊采取分類處理方式:條件尚好的小作坊,業主意愿提檔升級改造的,將指導其按照食品生產許可的條件進行規范;無證無照、條件特別差的,將予以取締;中間那一塊不高不低的,將利用快檢方式進行監督檢查。
該報道援引南京市工商局副局長王之熙的話說,從6月10日至7月10日,工商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流通領域鴨制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將徹底查清流通領域鴨制品的經營戶主體,落實鴨制品索證索票等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大鴨制品抽檢力度,加強對鴨制品注冊商標專用權保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