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5/25 9:31:00 來源:海口網 閱讀數:
秀英區東山鎮紫羅村村民蔡夫雄養了一輩子雞、鴨,向來都是小打小鬧,養家糊口而已。市財政局幫扶隊的到來卻讓蔡夫雄迎來了其養殖生涯的“黃金時代”:蔡夫雄不僅建起了科學化、規模化蛋雞養殖場,還吸引了35戶村民入股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每天一只雞蛋可以凈賺0.1元,養殖場內現在有一萬只雞產蛋,從今年8月開始,剩余的2.5萬只雞也將開始產蛋。想到如竹子開花般節節高的收入,老蔡高興得合不攏嘴。
雞場規模 從養1000只雞到養3.5萬只
58歲的蔡夫雄所在的紫羅養殖小區養雞雞場位于紫羅村的入口處,掩映在一片綠色中。雞場門口顯眼的位置一間小屋的門上掛著“消毒間”的提示牌,關閉的院門上一塊紅色門牌,寫有“全國農技推廣示范縣科技示范戶”格外顯眼,進入雞場雖然天氣燥熱,但雞棚內的雞卻發出歡快的叫聲。三名工人正在推著手推車,挨個雞棚撿拾著尚帶著余溫的雞蛋,5號雞棚旁邊的一輛農用車正從一個小倉庫里將已將裝箱的雞蛋裝車,不經意間,不知是誰工作時不小心觸碰出一聲異響,這是整個雞棚里的雞都抬起了頭,驚慌地四處張望。
蔡夫雄說,這個養殖小區是2009年9月開始籌建,一期占地3200平方米,投入150萬元。目前整個雞場有36個股東,養殖蛋雞從最初的1萬只,發展到現在的3.5萬只,其中,1萬只雞已開始產蛋,另外2.5萬只將于8月份開始產蛋。
“以前我雖然一直搞家禽養殖,但最多的時候也就是養1000只雞,現在雞場的規模已達3.5萬只,以前想都不敢想。”說起蔡夫雄的養殖史,他難掩心中喜悅。
賣雞糞錢 從自己施肥到支付工人工資
紫羅養殖小區,現在共飼養著三種蛋雞,其中一種名叫“農大”的雞種,遍體紅色,它所產雞蛋也為紅色,另外兩種名叫“海蘭灰”和“羅曼粉”,這兩種雞的外形相似,所產蛋的也十分相似,只是“羅曼粉”的蛋稍小。
蔡夫雄說,這三種雞產的蛋,雖然價格各異,但利潤相當。雞場目前一天可收一萬只左右的蛋,除去飼料等成本后,每只蛋的凈利潤約有0.1元,如果3.5萬只雞全部產蛋,一年的利潤約在40萬元左右。
但這不是蔡夫雄和他的股東們最高興的,他們最高興的是近段時間以來,我市天氣晴朗,不僅雞場的環境得到了維護,雞糞還能全部曬干賣錢。蔡夫雄說,一袋40-50斤的雞糞可賣17元,天氣晴朗,他們四五天就能曬出一農用車的量,價值約2000余元。
“原來家庭作坊式的養殖,雞糞只能作為自家農田肥料,現在規模化養殖后,天氣好的時候,雞糞賣的錢就可以支付雞場7個工人的工資了。”蔡夫雄說。
農民收入 從人均年入2000到入股分紅萬元
據紫羅村支部書記介紹,該村2008年的人均收入約為2000元,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種植水稻和瓜菜,抗自然災害能力差。我市開始結對幫扶后,市財政局的幫扶工作隊通過能人帶動,合作社運營的方式帶動紫羅村全村經濟的發展及農業產業結構的升級。目前,紫羅村除了養殖合作社外,還成立了瓜菜合作社。
蔡夫雄說,他的養殖小區內現在有35戶村民入股,每股500元,一般一戶可以入10股,雖然現在養殖場正在擴大規模,沒有分紅,但兩年以后入股村民的每十股的收入可達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