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5/24 9:13:00 來源:青海新聞網 閱讀數:
今年,共和縣認真借鑒近年來生態畜牧業試點工作的成功經驗,創新發展思路,發揮比較優勢,突出地域特色,全力打好“五張牌”,努力探索符合共和縣情的生態畜牧業發展路子。
一是用足一個“擴”字,打好“示范”牌。在繼續鞏固和提高倒淌河鎮哈乙亥村、江西溝鄉元者村兩個示范村和10個生態畜牧業啟動點成果的基礎上,堅持整體推進、因地制宜、突出亮點的原則,全力推進19個村的生態畜牧業建設,選定4個不同區域、不同生產經營模式的縣定示范村先行先試,引領全縣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
二是強化一個“抓”字,打好“落實”牌。嚴格實行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的工作責任制,將生態畜牧業建設工作列入年度目標考核體系,把每一項工作任務細化、量化和分解到具體領導、部門、責任人頭上。
三是突出一個“投”字,打好“項目”牌。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安排、分類建設、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進一步整合各涉農部門涉及畜牧業建設的相關項目,協調更多的財力、物力、人力向生態畜牧業建設集聚。年內,計劃投資6800余萬元,在塘格木鎮更尕村、江西溝鄉元者村、倒淌河鎮拉乙亥麻村和黑馬河鄉加隆村實施基礎設施建設、良種畜引進和選育等建設項目。
四是注重一個“引”字,打好“效益”牌。依托環湖、共和盆地這兩個畜牧業生產基地的區域優勢和資源分布特點,注重引導各示范村積極發展后續產業。環湖四鄉鎮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旅游業。引進和選育優質種公牛,建立牦牛繁育基地,著力打造“青海湖牦牛”品牌;南線鄉鎮引導群眾建立飼草料種植基地,采取優化畜群結構、建立養殖小區、推行養畜新技術等措施,促進舍飼半舍飼養殖業快速發展。
五是依托一個“獎”字,打好“基礎”牌。科學合理劃分禁牧區和草畜平衡區,全面落實草原生態獎勵補償機制政策,通過發揮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的引導、激勵作用,調動牧民群眾發展生態畜牧業的積極性,夯實生態畜牧業發展基礎,實現草地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