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5/23 9:36:00 來源:紅網 閱讀數:
“城區內進行畜禽養殖給城市環境帶來了不容忽視的破壞,2013年年底前,長沙市城區將分期分批逐步實現畜禽養殖退出。”
22日,長沙市環保局組織千余名環保志愿者來到全市各個養殖戶(場),就“城區畜禽養殖業退出”進行宣傳服務工作,向每個村組、養殖戶(場)業主發送宣傳資料,向他們宣講退出政策,讓他們深入了解政策的意義,并幫助其解決退出工作中的實際困難。
城區畜禽養殖業污染不容忽視
畜禽養殖業發展給長沙城區污染減排工作帶來了較大壓力,資料顯示,一頭中等肥豬產生的排污量約相當于8個成年人。目前,長沙市內五區存欄20頭以上的規模畜禽養殖場(戶)約4000戶,常年存欄生豬40萬頭,欄舍面積70萬平方米。存欄40萬頭生豬養殖污染物每年COD排放量為14400噸,氨氮排放量為720噸,極大增加了污染減排工作的壓力。
同時,城區畜禽養殖業的發展亦對湘江流域造成了嚴重污染。長沙市環保局介紹,近兩年,湘江長沙段各斷面糞大腸菌群指數超標,其主要原因就是畜禽養殖業污染所致。除此之外,畜禽養殖所產生的糞便和污水對湘江支流瀏陽河、撈刀河、圭塘河、龍王港等也造成了污染,影響了湘江流域的水質。
目前全市各區基本實現大型養殖戶(場)的退出
“從2010年開始至今,全市各區基本完成了各自轄區內大型養殖戶(場)的退出,有效治理了畜禽養殖污染,取得了顯著成績。”
長沙市環保局局長黎建向記者介紹,芙蓉區計劃用兩年時間退出養殖戶(場)645家,目前,已退出72家;天心區關閉搬遷了全市*養豬場天心區牧業養殖場,以及桂花坪養殖場等,實現全區范圍內存欄500頭以上的大型養豬場全部搬遷退出;岳麓區取締了坪塘鎮3家造成嚴重污染的養豬場,完成了梅溪湖片區范圍內養殖戶退出工作,欄舍已全部拆除;開福區開展了2次大規模專項聯合執法行動,勸退103家外來養殖戶,關停3家污染嚴重的養殖場;雨花區通過對養殖戶逐一上門上戶進行宣傳教育、簽訂承諾書,完成了547養殖戶(場)和1家規模為400頭/天的牛交易市場的搬遷退出工作。
城區劃定為禁止養殖區分期分批實現退出
黎建介紹,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綜合考慮區域環境容量以及優化畜禽養殖業結構、布局和規模的需要,結合城區養殖業的污染現狀,長沙市城區將劃定為禁止養殖區,并分期分批逐步退出,城區不設限制養殖區和適度養殖區。
“今年12月31日前,芙蓉區瀏陽河以西區域、天心區和雨花區三環線以內區域、開福區和岳麓區二環線以內區域,以及湘江長沙段、瀏陽河、撈刀河、圭塘河、龍王港等流域兩側200米城區范圍內的畜禽養殖業將全部退出。”他說。
而為實現2013年12月31日前城區畜禽養殖業全部退出的工作目標,長沙市政府已將此項工作列入新一輪長沙“環保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三年內全面完成退出工作。同時,退出工作已列入今年市政府對各區政府的績效考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