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5/13 14:01:00
來源:內蒙古廣播網
閱讀數:
“養畜為種田,養豬為過年”是過去庫倫旗農民的養殖觀念,那時候,每家農戶養頭牛馬用來耕地,養口豬宰了過年,每年的收入只靠種植業一項。可如今,庫倫旗的養牛專業戶,養豬專業村隨處可見,全旗70%的農戶都搞起了養殖,圈里有幾十頭牛,幾百口豬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廣大農牧民開始較"牛勁"、發"羊財"、念“豬經”,昔日可有可無的農村副業現在坐上了正席,也成為種植業產品、副產品轉化增值的主要途徑,畜牧業逐漸成為全旗農村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在農業產值中的比重不斷提高, 2005年,庫倫旗地區生產總值預計達到12.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億元,同比增長3.6%,畜牧業增加值占一產增加值的比重達到近40%,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20元,較上年增加420元。
庫倫旗牧業年度統計顯示,2005年全旗新增農牧結合戶3535戶,農牧結合戶總數達到24400戶,牲畜總量達到64萬頭(只、口),同比增加13.3萬頭(只、口)。為了做強做大畜牧產業,他們從強基礎、抓典型、提質量入手,著力強化了牛、羊、豬、鵝四大產業基地建設。在禁牧舍飼政策下,為了使畜牧業發展有保障,庫倫旗加大了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大力種灌種草的同時,著力推進天然草牧場保護和家庭生態牧場建設,加大了棚舍、窖池建設力度。2005年,全旗新建標準化棚舍6000間、窖池5000余處,新建人畜飲水工程13處、解決了5222口人和14536頭(只)牲畜飲水難問題。
發展畜牧業也成為庫倫旗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庫倫旗將大部分扶貧資金都用于發展畜牧業,力爭把貧困地區建成以養殖業為主導的產業化基地。2005年,全旗共投放扶貧資金1501萬元;為貧困戶投放牛5000頭、羊1.6萬只、鵝雛10萬只,結合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有力增強了貧困人口生產能力,一年間,有1850戶貧困戶、8400口貧困人口穩定解決溫飽。
在畜牧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庫倫旗積極發展畜產品加工業,使養殖業增值,引資興建了一家投資1400萬元的清真屠宰場,促進了畜產品結構調整優化,形成產加銷一條龍、貿工牧一體化的產業化格局,畜牧業經濟正在成為庫倫旗經濟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