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5/10 16:34:00 來源:渭南新聞網 閱讀數:
近年來,合陽縣堅持把奶畜業作為發展現代畜牧業、增加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來抓,以打造十萬頭奶牛基地縣為目標,高起點謀劃、高投入扶持、高標準建設、高質量服務、高效率推進,全力加快建設。目前,該縣奶牛存欄2.49萬頭,其中澳牛3001頭:建成規模化養殖小區104個,其中千頭奶牛場5個。
2006年經過調查研究,合陽決定把奶畜業放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突出位置優先發展,提出建設十萬頭奶牛基地的目標,并于2007年出臺了《關于加快奶畜業發展的決定》。成立了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奶業發展領導小組,各級都把發展奶畜業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同時,在全縣廣泛宣傳中省市縣扶持發展的優惠政策以及合陽縣發展奶牛的資源、區位等優勢,聘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宣講奶畜業發展前景,吹響了舉縣一致發展奶畜業的號角。
為了解決資金問題,該縣建立了“以財政資金為引導、社會資金為主體、金融資金為補充”的多元投入機制,協調金融機構每年為農民購牛提供貸款5000萬;對新建標準化奶牛場(小區)根據存欄數給予20萬元、25萬元、30萬元不等獎勵,凡擴欄奶牛達200頭以上并達到縣級標準的獎勵15萬元;縣財政每年拿出5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良種補貼和農機購置補貼;整合涉農資金6400余萬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1.8億元,建成現代化千頭奶牛場5個。4年來,該縣累計投資達6.8億元,其中縣財政2400萬元,爭取中省市資金3800萬元。
在標準化建設方面,該縣制定了全省首個《標準化奶牛場(小區)建設標準》,縣畜牧部門免費為小區進行規劃設計,高起點、高標準實施,新建奶牛場全部達到標準化要求。另外,嚴格按照《合陽縣標準化奶牛小區建設技術規范》,下大力氣對原有小區進行標準化改造。目前全縣奶牛養殖標準化覆蓋率達70%以上。其中浩大千頭奶牛場、百利奶牛場被農業部確定為首批*標準化示范養殖場。
為提高養殖效益,該縣從服務抓起,加強技術隊伍建設,縣上每年招聘3—5名專業人員,組織縣鎮兩級技術人員分批次進行培訓;健全服務體系,先后成立了動物衛生監督所、良種繁育推廣中心等機構,實現縣鄉村三級動物疾病防治網絡體系全覆蓋;推行科學飼養,積極推廣全株玉米秸稈青貯技術,使青貯飼料普及率由15%提高到90%;狠抓市場銷售,先后引進伊利、銀橋等企業參與收購;鼓勵村干部和養殖大戶組建奶牛專業合作社26家,有力推進了奶畜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