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5/4 9:39:00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閱讀數:
河南省淅川縣千方百計加大資金投入,實施畜牧業種子工程,加大優良品種引進、繁育、推廣力度,提高牲畜個體生產性能和品質,優化畜牧業畜種結構,不斷提高畜牧業增值水平,使全縣畜牧業生產由數量型向經濟效益型轉變。
走進淅川縣金竹河農牧業科技示范園區的亞洲黃羊良種繁育場,可以看到從山東、四川種羊場引進的230只金堂黑、紐賓奶種公羊個個體格健壯。據該場負責人介紹,這里繁育的都是河南亞洲黃羊優質品種,它們體重、產毛量大,產羔率高,是畜種資源中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發展潛力大的優勢品種。
為了加大亞洲黃羊優良品種的引進、繁育、推廣力度,縣上投資300萬元,在金竹河農牧業科技示范園區建成了集牧草種草與加工、種畜舍飼、繁育、良種研究推廣為一體的優質亞洲黃羊繁育基地,全縣新修配種站32座,新建、改造老城、上集、毛堂等鄉鎮農牧技術服務站6處3500平方米,配套儀器設備283臺件,組建畜種改良和動物疫病防治服務機構56個,聘任村級配種員560名。并采用了縣中心繁育基地、鄉鎮種羊場、村級配種站和牧戶有機連接的聯合育種方式,設計了科學的細毛羊標準化生產流程,為做大做強細毛羊產業奠定了基礎。同時,通過采用胚胎移植、導血改良、雜交改良、野血復壯等先進技術,向全縣杜泊羊、波爾山羊、南陽黃牛等主產區進行了輻射帶動,取得了良好效應,僅去年以來就引進優質種公畜5167頭只,改良各類牲畜46.89萬頭只,通過改良,不僅使牲畜體格普遍增大,毛質好,產肉產毛量增多,生長發育較快,而且緩解了草畜矛盾,增加了牧業經濟發展的途徑。
截至目前,全縣亞洲黃羊品種規模達到23.76萬只,山羊品種規模達到16.38萬只,黃牛品種規模達到12.87萬頭,使90%以上的牲畜實現了良種化,全縣綿羊毛、肉類產量分別達到1273噸、6737噸,比兩年前增長9.12%和17.32%,生產效益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