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4/22 13:23:00 來源:大江網 閱讀數:
崇仁麻雞為優良的地方特色雞種,是全國十大名雞之一。近年來,崇仁縣把麻雞作為強縣富民的主導產業和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來抓,把小麻雞辦成了大產業。但是,縱觀全國市場,肉雞行業大起大落,令孵化戶、養殖戶、加工戶等都心有余悸。如何突破行業周期性波動,保持肉雞市場的平穩發展,把崇仁麻雞產業變成“金雞”?日前,本報記者趕赴崇仁進行深入調查采訪。
麻雞繁殖工廠
給麻雞植疫苗
南雞北養崇仁麻雞越飛越遠
崇仁縣麻雞集團有限公司的技術員劉根生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竟然會到千里之外的河北宗縣工作,并且做的還是老本行:崇仁麻雞養殖技術指導。如今,在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崇仁麻雞生產加工企業工作人員的身影,他們穿行在各個城市從事麻雞銷售。然而,與他們不同的是,劉根生的工作是崇仁麻雞“南雞北養”的新嘗試,他所工作的場所,也是崇仁麻雞開辟北京、天津、鄭州、濟南、石家莊等地市場的長效基地。
崇仁麻雞是崇仁縣的傳統產業,最早有記載的養殖年份在唐朝末年,1997年崇仁縣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麻雞之鄉”。近年來,該縣采取“政策優惠、因勢利導、扶持發展”的措施,崇仁麻雞產業贏得了新一輪快速發展。
在崇仁麻雞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該縣大力實施龍頭帶動戰略,實施集約發展。利用低緩草山草坡,建立了10多個種雞飼養基地和商品雞散養基地;幫助專業戶解決貸款累計達3400多萬元;籌資5000多萬元,建起了飼料加工廠、麻雞加工廠等龍頭企業。麻雞加工廠由原來加工不足20萬羽提高到500萬羽,麻雞原種場年孵化量由原來的30萬羽增至900萬羽。該縣還采取龍頭企業與專業戶、原種場與專業戶、加工廠與專業戶、銷售戶與專業戶掛鉤的方式,進行“一幫一”、“一扶十”服務。目前,全縣從事麻雞產業人數達3萬多人,商品雞出籠率平均在92%以上,麻雞生產、加工、銷售、服務一條龍已成大勢,建立了以崇仁為中心的輻射麻雞銷售網絡。
同時,該縣通過不斷加大科技投入,運用科技手段,對崇仁麻雞進行提純、復壯,使麻雞始終保持良種品牌特色優勢。組織科研攻關小組,改進加工工藝,加快開發新產品,拉長麻雞產業鏈,增加麻雞附加值,先后開發生產了麻雞酒、麻雞醬油等一系列加工產品,有效提高了麻雞市場競爭力和麻雞加工生產效益。
好雞賤賣品牌意識淡是根源
崇仁麻雞已獲農業部地理標志產品認證體系,也得到了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種質資源優、品牌很響亮。然而現狀卻不容樂觀,應有價值沒實現,普遍存在好雞賤賣的尷尬境況。記者經調查發現,品牌意識淡薄、加工利用效率低、流通渠道不規范等問題制約了崇仁麻雞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崇仁麻雞享譽大江南北,成為餐桌上的一道名菜,生產利潤豐厚。面對怦然心動的利潤,一些外來雞種打著“崇仁麻雞”的招牌魚目混珠。消費者質疑:崇仁麻雞變種了,變味了。同時,當地有的雞農目光短視、競相殺價的行為也使剛剛樹立起來的麻雞品牌受損,麻雞產業一度陷入低谷。崇仁縣畜牧局一位負責人惋惜地說,“山鳳牌”是該縣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的商標,由全縣雞農共享,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崇仁盡管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龍頭企業,有3萬人在吃“麻雞飯”,卻沒有誰花心思認真去樹立這個公共品牌。由此,品牌效應無法得到體現成了崇仁麻雞的“瓶頸”,直接造成了價格不優,出口不暢,好雞賣不到好價錢的異常現象,不得不依靠打價格戰來搶占市場份額。
經過多年的發展,崇仁麻雞養殖形成了有特色的優質家禽品種,尤其具有特異性狀的優良品種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但到目前為止仍以供應活禽市場為主,加工利用效率較低,開發項目也比較單一,制約了市場的進一步開拓。另外,流通渠道中間環節不規范也制約了崇仁麻雞產業的發展。如今,麻雞營銷過程中的二道販子、三道販子等中間商販相繼而生。每道商販都力圖從中賺錢,特別是一些不法商販,“道義掛兩邊,私利擺中間”,不利于產業化經營的發展,從而導致生產者效益下降。
點雞成金多舉措才能快發展
有著優勢資源的崇仁麻雞如何克服障礙,取得快速發展?專家認為,麻雞產業化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強化政府部門功能、提高行業協會的作用、增強龍頭企業的成效是崇仁麻雞走向“金雞”的必由之路。
眾所周知,影響養雞業發展的*因素就是疾病。據統計,因疾病造成的損失估計占總產值的20%。要解決這個問題,決不能單純依靠一家企業或部門,只有政府部門各項功能強化才能有效防范。首先是控制活禽交易,減少疾病傳播和發生疫病的機會;其次是整治設備落后,生物安全防疫體系不健全,疫苗、獸藥、飼料濫用嚴重的小型養殖企業;第三,清理整頓各種飼料添加劑廠、獸藥廠。采取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凈化養雞的大環境。并在重大疫情防控中,實行政府無過失賠償原則,對部分家禽業企業進行經濟補貼。
行業協會的作用要得到明顯提高。當前崇仁縣麻雞協會在協調麻雞產業各領域之間的關系做得很好,成立了麻雞孵化分會、麻雞防疫分會和麻雞流通分會,各分會選定一名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人擔任負責人,協調麻雞品種選育、種雞的留種和孵化生產計劃的制定及規范雞苗銷售市場秩序。協會理事長周國文表示,今后將繼續完善協會經營組織,進一步健全協會運行模式,按照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基本要求,爭取財政支持,不斷提高自身建設水平,切實加大科學技術普及和推廣的力度,繼續搞好技術培訓和技物結合等服務工作,進一步完善“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經營機制,強化品牌意識,積極引導廣大專業戶按照無公害崇仁麻雞生產技術要求實行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生產,提升崇仁麻雞品牌價值,加速推進崇仁麻雞“產加銷”一體化進程,推動麻雞產業向商品化、專業化、現代化方向健康快速發展。
肉雞產業化是指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骨干企業為龍頭,以千家萬戶適度規模養殖為基礎,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利益共享,以風險共擔為原則。龍頭企業在肉雞產業化經營組織中承擔著開拓市場、組織生產、加工增值、科技創新、資本增值與帶動農戶等6大功能。因此,增強龍頭企業的成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
記者手記:讓市場成為崇仁麻雞的試金石
隨著我國家禽業逐步融入國際市場和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安全、健康的家禽產品備受重視,禽產品質量、無公害基地建設、產業運行及其外向化等諸多問題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新形勢和新要求下,崇仁麻雞如何在國內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持續發展和持續增效,并推向更高層次,飛向國際市場,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我們欣喜地看到,崇仁的政府部門、企業和農戶都在努力地做著各種嘗試,包括對麻雞產業的政策扶持、養殖模式創新的南雞北養、麻雞系列產品的開發、麻雞銷售方式的不斷更新等等,努力使崇仁麻雞這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
崇仁麻雞何時變“金雞”?崇仁麻雞產業在期待中接受市場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