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4/19 14:07:00 來源:畜禽健康養殖網 閱讀數:
廣州市工商局食品流通監督管理處王副主任回應“牛肉膏”事件。
有媒體日前報道,安徽、江西、福建、廣州等地及其周邊市場出現一種名為“牛肉膏”的添加劑,可以把雞肉、豬肉加工成為口感以假亂真的“牛肉”。
廣州市工商局昨日就此回應信息時報稱,“牛肉膏”此類的食品添加劑是屬于調味品性質,只要生產和使用證照齊全,符合國家相關規定,那么消費者還是可以放心使用,只要國家還沒禁止使用,它的存在就算是合法。
牛肉膏又稱牛肉浸膏,是采用新鮮牛肉經過剔除脂肪、消化、過濾、濃縮而得到的一種棕黃色至棕褐色的膏狀物。
陜西師范大學食品工程與營養科學學院李林強博士解釋稱,牛肉精粉(膏)是一種復合食品添加劑,適量食用對人體健康是無害的,已廣泛應用于湯料、雞精、風味餅干、膨化食品、方便面調味等。
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一些熟食店、面館為牟利而用牛肉膏將豬肉“變”牛肉的現象。李林強表示,如果在豬肉上使用牛肉精粉、牛肉精膏,充當牛肉售賣,這完全是為了牟取暴利,是一種違法欺詐行為。
通常而言,一瓶一斤裝的牛肉膏可以讓50斤豬肉變成牛肉。如果一次腌制50斤豬肉來冒充牛肉,就可直接省下近千元的成本。
南方都市報的報道稱,一位自稱做過20年廚師的店主說,豬肉抹上牛肉膏就會變成牛肉是業內(餐飲業)的行規,并不是新聞。因為可以節約成本,許多小老板都會采取這樣的做法。
廣州市消委有關負責人昨日表示,目前廣州尚未接到有相關懷疑“牛肉膏”造出的假牛肉出售的投訴和舉報案例。
廣州市工商部門食品處并承諾,將會高度關注并進一步加強監管檢查相關市場,并將會在日常的巡查中作有針對性的添加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