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4/11 14:11:00 來源:光明網 閱讀數:
本來有需求才會有生產,有生產才能滿足消費。二者,只是一個上下游關系。近日,白峰一篇《挽救雙匯民族品牌,嚴查養殖戶違規出牌》文章,說出了問題實質。農產品上游出問題,下游的加工企業跟著遭殃,“雙匯事件”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對于本文,不少網友在人民網強國論壇上跟帖說:吃過不少“雙匯肉”的算“瘦肉精”受害者;雙匯被美國高盛和另一家外國企業完全控股;坑害國人的“民族”品牌越少越好;“雙匯要求所有養殖戶都達瘦肉率”是出現瘦肉精的核心問題;三鹿、雙匯此等中國敗類企業不死,消費者那就只好自己死了!而且有可能是斷子絕孫;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雙匯健美豬能出口世界,我同意保留這個民族品牌;雙匯是美國品牌,不是中國的;輿論一邊倒,值得高度警惕。雙匯有過,但罪不當死;我也不希望雙匯“死”。死不死,誰說了都不算,市場經濟,應該是“看不見的爪子”說了算;雙匯死不死,一看法律,二看消費者。如果是輿論致雙匯于死地的,那就真是見鬼了等等評論。
我想,強國論壇網友的一些看法,應該引起管理者和生產廠家的高度重視。
今年一月份,我寫過一篇《食品安全問題必將犧牲三代中國人》文章,并沒有把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矛頭,指向下游食品加工的大型、特大型企業,“我不止一次呼吁,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將犧牲三代中國人。變異食品也將會使中華民族智力、體力、腦力以及抗拒自然災害的能力整體下降。一些黑心企業家不顧老百姓死活,長期推銷家禽催長素、化學元素增產劑、殺蟲劑等有害元素產品毒害中國人,這是一個長期存在、長期得不到解決的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性問題。”也就是說,三聚氰胺,在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問題;在乳牛、奶牛中的喂養,以至于中國奶牛整體報廢問題;還有豬飼料、鴨飼料、雞飼料等等問題,是“科學家”和飼料生產廠家為了小集團利益,有意把人作為牲口、家禽家畜、農產品來研發、出成果的結果。他們這種喪盡天良,滅絕人性做法,必須得到法律制裁!
之后,一些有良心的社科家專家也指出,控制好源頭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意義。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農藥殘留怎么不超標?很簡單,按照國家規定來使用。但在中國有兩億多農戶、農業組織化程度還很低下的情況下,要做到這一點,就很不簡單。專家們寄希望于農民自己成立合作社,或者有中介組織把農民管起來。他們表示,在中國的很多地方已經有類似的組織,并且發展得都比較好,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將這種合作社或者中介組織推廣到全國。
我們每當談到農產品安全問題時,要面對眾多生產者,農戶、養殖戶、飼料加工企業、科學家等一系列利益鏈條,處理起來,非常棘手。我想,何不把雙匯豎立起來,發揮他們技術上的監督控制優勢,阻止上游農產品坑人害人的造假行為呢?畢竟,大型、特大型企業質量監控手段比面對廣大農戶、養殖戶、飼料加工企業、科學家等要好得多。
同時,我建議:雙匯必須大建養豬場,確保進入屠宰環節的生豬質量不受“外來利益產品”影響。其次,我國所有食品企業必須借鑒“雙匯危機”教訓,規避與嚴把原材料的進貨質量關。只有這樣,中國的食品安全、中國的食品企業才會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