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4/6 13:29:00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提高浙東白鵝產蛋率、實現機械孵化,讓浙東白鵝飛向大江南北。昨天,在紹興柯橋召開的2011中國鵝業發展研討會上,紹興縣天鴻鵝業有限公司創新鵝業養殖技術和經營模式的經驗,得到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陳國宏的肯定。他稱贊“天鴻鵝業”為浙東白鵝規模化生產做出了貢獻,也為全國養鵝界樹立了標桿。
據了解,浙東白鵝是浙江省肉鵝養殖的當家品種,肉質好,早期生長速度快,缺點是繁殖性能低,繁殖有較強的季節性。近年來,國內外對鵝肉的需求有增無減,市場前景看好。中國目前的鵝產量占到全世界的92%左右,但由于研究落后,全國養鵝業都拿不出一套標準的養殖技術。
天鴻鵝業公司2004年成立后,在種鵝的規模化生產上下足了功夫。該公司通過模擬構建生長環境,讓機械孵化成為現實,改變了浙東白鵝一貫來抱窩孵化的歷史。鵝類繁殖的季節性很強,每年5月到9月都會停止產蛋。該公司通過潛心研究,成功實現了鵝的反季節生產,填補了行業空白。
鵝以食草為主,但紹興人多地少,種草養鵝勢必面臨與糧爭地的局面。對此,天鴻鵝業公司利用冬閑田,開發出“稻—草—鵝”養殖模式,既滿足了糧食供給,也解決了養鵝的飼料來源問題,被列入浙江省農技推廣基金項目。
據了解,天鴻鵝業公司在紹興已聯結700多戶養鵝戶,年上市肉鵝100萬羽,浙東白鵝單體養殖規模全國領先,年銷售額超過千萬元。該公司還將“公司+農戶”模式推廣到全國各地,在海南、安徽、江蘇等地獲得成功,讓浙東白鵝飛到大江南北安家落戶。
陳國宏教授表示,紹興既有駱賓王以詩詠鵝、王羲之愛鵝養鵝的鵝文化,又有浙東白鵝這一寶貴品種,發展鵝業大有可為。當前要繼續完善肉鵝良種繁育體系與生產模式,走規模化與產業化發展之路,進一步帶動更多農戶養鵝,形成產業競爭優勢,推動養鵝業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