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3/23 10:46:00 來源:巴渝都市報 閱讀數:
“噓!噓!噓!”每天吃食時間一到,余小洋便吹著哨子走進林地深處,而原本分散于各個角落的雞兵雞將們便迅速排成長隊,向“司令”聚攏,儼然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近日,記者在余小洋的林下養殖基地內便看見了這令人嘆為觀止的一幕。
余小洋是涪陵區青羊鎮安政社區6組村民,年僅34歲,長相憨厚,笑聲爽朗。2008年,他回鄉發展林下養殖業,短短3年時間,便從一名默默無聞的養雞戶變身為擁有近萬土雞大軍的“雞司令”,并創辦涪陵區青羊鎮文潤土雞專業合作社,為自己及周邊農戶打開致富之門。
打工仔回鄉養土雞
2004年,余小洋同許多年輕人一樣,踏上南下打工的道路,兜兜轉轉幾年,收入仍然不甚理想,僅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開銷。
四年過后,余小洋心灰意冷地回到家鄉青羊鎮。不過,正值而立之年的他并沒有就此喪失斗志,而是憑借敏銳的觀察力判斷出農村的養殖業發展前景甚好,于是,他拿出所有積蓄,購買了1000只商品雞,走上了養雞之路。
不同于其他養殖戶采取的圈養模式,余小洋毅然選擇了散養。他告訴記者,通過多方考察發現,散養出來的雞肉質更有彈性,味道更鮮美,更受消費者青睞,且市場價是圈養雞的一倍甚至更多。
剛開始養雞時,由于專業知識缺乏,毫無經驗可言,余小洋飼養的土雞成活率不高,長勢不均勻,當時幾乎損失近一半。
不過,他沒有輕言放棄。而是先后前往秀山、南川、璧山等區縣參觀學習,了解其他養雞戶的養殖模式,學習他人先進經驗,并聘請專業技術人員負責技術指導工作。很快,余小洋的養雞場便走上正軌,且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養雞戶變身“雞司令”
目前,余小洋的合作社每月可出欄土雞6000~10000只,僅2010年出欄土雞近90000只,純利潤近50萬元。
“隨著雞的數量不斷增加,非專業的飼養模式再也無法駕馭。”余小洋告訴記者,他們從雛雞時就開始對其進行訓練,使其形成條件反射,一聽見哨聲就會受到刺激,想要吃食。所以,現在只要余小洋一吹哨子,這些雞都會跟隨著哨聲向他聚攏,索要食物。
作為“司令”,說起自己的“士兵”時,余小洋顯得十分得意。他告訴記者,每天天一亮,所有雞便從居住的雞棚中出來,天一黑,又一起回到棚中休息,基本就像一支有作息規律的軍隊,壓根兒不用他一只一只去追趕。
同時,雞群中往往還安排有一只站崗放哨的雞,一旦發現危險便啼叫,聽見叫聲后,所有雞就會立刻分散進入林間躲避。因此,余小洋的養雞場鮮遭老鷹襲擊,更未遭過小偷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