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3/23 9:28:00
來源:赤峰市人民政府
閱讀數:
“十二五”時期,赤峰市畜牧業將全面推進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推進畜牧大市向畜牧強市跨越。主要預期目標是:到2015年,全市畜牧業基本實現畜禽品種優良化、畜群結構合理化、生產經營產業化、防疫體系網絡化、產品經營市場化、飼養管理標準化的目標。家畜存欄達到1800萬頭只以上,其中,肉牛存欄達到260萬頭,年育肥出欄肉牛100萬頭;肉羊存欄穩定在1300萬只,年出欄750萬只;生豬存欄達到300萬頭,年出欄300萬頭;家禽年出欄8000萬只。肉、蛋、奶產量達到70萬噸、40萬噸、80萬噸。
赤峰市將大力加強種源基地建設,對現有種畜禽場站爭取上級繼續在政策上、項目上給予支持,鼓勵和倡導社會各界和有條件的個人創辦種畜禽場,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招商引場工作,為農牧民增收創造條件。加快良種繁育體系建設,以肉牛、肉羊、生豬和禽類等產業為重點,實施專項推進,不斷加大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力度,完善冷配服務體系建設,擴大良種生產,強化種畜禽管理。做好技術推廣和培訓工作,積極做好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和“四良四改”等實用技術推廣;大力推行秸稈調制、飼料青貯、氨化、微貯等技術,合理有效利用農業生產副產品,努力降低養殖成本。
優化區域布局,加快畜牧業和畜禽結構調整,克什克騰旗、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右旗、翁牛特旗加快發展肉牛羊生產,敖漢旗、翁牛特旗、松山區、喀喇沁旗等地穩定發展優質豬禽生產,重點建設綠色無公害豬禽產品供應基地。到“十二五”期末,我市的肉牛品種以西門塔爾、夏洛來與蒙古牛雜交后代為主,全部實現改良及良種化,繁殖率達到100%。肉羊品種以昭烏達肉羊以及德美、薩福特、多賽特與改良羊雜交后代為主,全部實現改良及良種化,繁殖率達到120%以上。部分地區實現母羊一年兩胎或兩年三胎。
針對赤峰市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緩慢的現狀,加快建設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和專業村建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到“十二五”期末,奶牛、家禽的規模養殖比重達到90%以上,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0個百分點。肉牛、肉羊、生豬的規模養殖比重達到40%以上,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0個百分點。力爭到2015年,全市建設100個符合標準化生產要求、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示范作用的現代化畜禽養殖示范場(小區),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排泄物基本實現達標排放或資源化利用,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