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3/21 11:49: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昨日記者探訪發現,自從雙匯“瘦肉精”事件出現后,部分豬肉攤點銷量出現下滑跡象,有攤販稱,由于一些市民認識上存在誤區,對豬肉產生了敬而遠之的心理,導致購買量萎縮。有專家建議,含有瘦肉精的豬肉一般情況下特別鮮紅、光亮,應慎買。“肋條肉多錢?”“9.50元”。昨日,位于西二環旁邊一條不大的巷子里,一豬肉銷售攤點與周圍20多個蔬菜銷售攤點相比,生意顯得有些冷清。居住在附近的孫師傅提著剛剛購買的新鮮蔬菜探問了豬肉價格后,隨即離開。據豬肉攤老板稱,最近前往購買豬肉的顧客略微有些減少,“來購買豬肉的多是老顧客,像平時該買20元,近日有部分人只買半斤,有的干脆只問不買,所以銷量有點下滑。”在土門附近一市場內,一位男老板坐在肉攤前玩手機打發時間,他稱,由于部分市民對肉食的消費轉向牛羊肉,對于豬肉消費,只是問的人多,真正買的人則多是一些消費大戶,銷量下降大約一成左右。“難賣,個別顧客對瘦肉精太在意,非得問個水落石出,各種經過檢疫的證章都擺出來了,還得費勁口舌給顧客解釋沒問題,生意實在不好做。”他無奈地說。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豬肋條肉每斤維持在10元左右,豬后腿肉每斤12元左右,豬前腿肉為每斤11元左右,價格基本平穩。由于市民對豬肉產生“排斥”心理,牛肉、雞鴨肉、魚肉成了代替品,銷量都比往常略好。
又訊 昨天,記者從省農業廳獲悉,針對當前河南省“瘦肉精”問題生豬及豬肉流入我省風險較大的實際,各地特別是與河南相鄰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要嚴格執法,做好入陜生豬及產品的檢疫消毒,嚴防“瘦肉精”問題生豬及豬肉流入我省。
日前,省農業廳召開全省生豬“瘦肉精”專項檢查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農業部關于加強生豬“瘦肉精”監管和調研工作的通知精神,安排部署我省以生豬“瘦肉精”為重點的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省農業廳要求各級農牧部門要認清形勢,充分認識“瘦肉精”對畜牧業生產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嚴重危害性,切實加強對“瘦肉精”的監管,進一步增強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