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3/18 11:09:00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四川宜賓市宜賓縣安邊鎮豆壩村的生豬養殖大戶杜貴明,去年出欄肥豬1000頭左右,純收入近10萬元,被當地群眾稱之為“豬王”。2月11日,筆者專程到興農養殖專業合作社獲取杜貴明的“養殖經”。
苦學養殖技術
“以前按傳統養殖方法飼養,勞神費力,豬還長得不夠理想。其實,一天喂2.5公斤配方飼料就可以了。”杜貴明說,為學習先進的生豬養殖技術,他多次參加縣畜牧獸醫局組織的養殖技術培訓,并購買生豬養殖相關書籍進行自學。
杜貴明興趣甚濃地講起防疫知識:“養殖都是以預防為主,三天消毒一次,用威克5號效果好,滅多威也可以,預防還要用豬瘟口蹄爛耳和狂犬疫苗細小病毒疫苗、乙腦等進行注射。平時還要喂葡萄糖水呢!”
自繁自養訣竅
“我的訣竅之一就是自繁自養,無論市場仔豬價高價低,都不會受到市場影響而虧本。”杜貴明說。
自繁自養讓杜貴明降低了購買仔豬養殖成本,自己配制“預混料”則讓他節約了飼養成本。“用自己配制的‘預混料’喂豬,比在飼料廠購買的濃縮飼料每噸要減少500元。每頭豬從小到出欄光節約飼料錢就是100元。”杜貴明說,他的養殖場一年節約飼料達7.5萬元。
加快品種改良
為增加養豬戶的經濟收入,促進生豬品種改良,2008年7月,杜貴明聯合30戶養殖戶建立了占地3畝、養殖優質能繁母豬規模達100頭的興農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母豬寄養的方法推廣新品種,讓周邊的養豬戶不花1分錢就能養良種母豬。
目前,興農養殖專業合作社社員已發展到300多戶,去年的戶均年收入達1.5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