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3/15 9:45:00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閱讀數:
近年來,遼寧省阜新市把大力發展以標準化養殖小區為重點的規模養殖,作為現階段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加快推進畜牧業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措施來抓,全力打造畜牧業強市,實現了建設規模、品種改良、環境控制和疫病防控四個方面的新突破。
阜新市始終把小區建設作為發展規模養殖的重點來抓,不斷加大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設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2057個,帶動基地養殖大戶2.4萬戶,全市畜禽規模化飼養水平達到60%以上,比2005年提高15%。
在標準化養殖小區畜禽品種定位上,該市實現了“三個優化”,即種源優化、雜交組合優化、飼養方法優化,為提高畜禽產品產量和優化產品品質打下了堅實基礎。
為提高環境控制水平,該市在新建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時,要求按標準配套建設沼氣池、多級沉淀池等,已建養殖小區也要搞好糞污處理設施配套和改造。同時,該市還積極推廣發酵床養殖技術,目前已建發酵床面積3萬多平方米。通過建設化糞池、沼氣池等排污設施,大大提高了糞便的利用處理率,養殖環境明顯改善。
在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中,該市不斷強化對技術員和飼養員的培訓,積極推行程序化免疫,提高動物疫病的防疫密度和質量,并由原先的春、秋集中免疫,發展到目前全部按照農業部制定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全市養殖小區均建立了畜禽免疫、診療等詳細記錄和檔案,使疫病觀察、診斷、治療、預防能力大大提高。通過推行標準化生產,改善了畜禽的飼養環境,增強了畜禽的抵抗疫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