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3/8 13:18:00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2010年,志丹縣畜牧產業以畜牧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出發點,以提高畜產品質量、效益為中心,堅持“飼草奠基、草畜為主、一村一品、示范帶動”的基本思路,以專業村、專業戶建設為抓手,突出發展白絨山羊,積極發展多種養殖,努力建好飼草飼料生產、良種繁育、疫病防治和技術服務“四大體系”,全力推進了以舍飼養羊為主的草畜產業建設,全面完成了年初確立的各項目標任務。
全縣新發展舍飼養羊專業村55個、專業戶510戶、羊子育肥大戶15戶,累計達到182個村、1523戶;新發展50頭以上養豬大戶13戶,累計達到92戶;新發展2000只以上養雞大戶12戶,累計達到27戶;種植牧草5萬畝,其中優質牧草3萬畝、飼草玉米2萬畝,全縣人工牧草保留面積達到34萬畝;新增飼草收割、飼料加工機械600臺,完成飼草收貯51.5萬噸,其中青貯20萬噸、氨化5萬噸、加工草粉5萬噸、收貯青干草20萬噸、草捆1萬噸、草顆粒0.5萬噸;生產肉3870噸、蛋1400噸、奶90噸;年底存欄羊子11.3萬只、牛0.72萬頭、豬4.81萬頭、家禽22.32萬只。畜牧業總產值達到1.6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8.22 %。羊子養殖良種化、科學化,豬雞養殖規模化、標準化趨勢日益明顯,養殖業得到了恢復和增長,產業規模不斷擴張。
志丹縣畜牧產業的健康穩步發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大力推廣家庭適度規模“2+3”模式(即:每戶舍飼20只適繁母羊,力爭年出欄30只羊子)和“專業育肥場+農戶”模式(即:育肥場將農民的架子羊統一收購,快速育肥后出售,解決了農戶賣難和育肥場買難的問題),實現了相互促進,滾動發展。二是積極推廣草粉加配方飼料飼喂技術,全縣舍飼養羊正在由原來的飼喂長草大料向飼喂草粉加配方飼料轉變。飼喂技術的改進,既解決了舍飼養羊草料單一、營養缺乏的問題,又節約了飼草,降低了養殖成本,增加了經濟效益。三是積極鼓勵發展豬、雞和奶畜等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充分體現農民自愿、政府扶持、因地制宜、多元發展的基本原則,努力促進草畜業的產業化發展。
在新的一年里,志丹縣將繼續推廣家庭適度規模“2+3”舍飼養羊模式和“專業育肥場+農戶”模式及羊子草粉加配方飼料飼喂技術,使畜牧產業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