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3/7 8:47:00 來源:中國養殖網 閱讀數:
以建設現代畜牧業為目標,我市著力推進規模養殖工程,2010年畜禽規模養殖實現歷史性突破,全市累計建成存欄50頭以上奶牛場(小區)625個、存欄奶牛42.9萬頭,奶牛規模養殖比例基本達到了100%;百頭以上生豬養殖場累計達到4300個,規模養殖比例達到72%,其中存欄千頭以上豬場近百個;存欄2000只以上的規模養雞場3500個,規模養殖比例達到75%,其中存欄萬只以上的雞場400余個。
隨著畜禽規模養殖比例的提高,我市畜牧業保持了健康持續發展,全市肉、蛋、奶年產量分別達到67.2萬噸、32.4萬噸和175萬噸。
全市畜禽良種繁育體系不斷完善。良種是增強畜產品有效供給的物質基礎。近兩年,我市依托國內知名的大型畜禽原種場(站),擴大完善二級擴繁場、改良站,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基本形成,國內外著名畜禽良種在我市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
尤其是國家畜牧良種補貼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加快了我市畜禽品種改良步伐,全市每年使用國家奶牛良補凍精50多萬支,生豬良補項目縣達到4個,綿羊良補縣1個,年投入良補資金1500多萬元,畜禽良種率比“十五”末顯著提高,奶牛平均單產提高500公斤以上,商品豬出欄日齡提前了5至10天。
畜禽規模養殖比例大幅度提高,對提升畜產品生產能力、提高均衡供給水平、保障市場穩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07年以來,全市累計投入資金近2億元,新建300頭以上規模奶牛場(小區)200多個、存欄千頭以上規模豬場近百個、萬只以上規模的養雞場100余個;新增生豬生產能力30萬頭、肉雞500萬只、禽蛋1萬噸、鮮奶40萬噸,有效平衡了豬肉、禽蛋、鮮奶市場的緊張狀況。規模養殖已經成為畜產品市場供應的主體。
區域優勢進一步顯現,主產區的畜產品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我市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根據當地的資源和區位優勢,每個縣區確立一個主導養殖品種作為優勢產業進行重點培育發展,進一步優化了產業布局。
初步建成了以玉田等5個生豬調出大縣為主的生豬生產優勢區,年生豬飼養量達670萬頭,占全市總量的71%;以豐潤、灤縣、灤南、遷安、豐南為重點的奶業生產優勢區,目前這5個縣區的奶牛存欄已經達到36萬頭,占全市總存欄的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