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3/2 13:07: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長興恒通種鴨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3月,現已建設成為當地鴨農養殖種鴨產、供、銷一條線的對外窗口和經營平臺。目前全社有社員114戶,帶動周邊330家鴨農養殖種鴨達12.5萬羽,涉及本縣7個鄉鎮以及吳興、德清、安吉等地,2010年銷售額達2112萬元,成為長興*的種鴨養殖基地。
三年多來合作社本著全程跟蹤服務的宗旨,克服一切困難開展“七統一”服務,即:統一引種“湘湖牌”、統一產品質量標準、統一養殖技術規程、統一使用“通谷”商標、統一采購飼料藥物、統一防疫防病、統一銷售產品。從而解決了社員的后顧之憂,全部精力用在飼養環節。特別是在2008年以來,種蛋市場行情一直處于疲軟狀態,社員仍然相信合作社的領導,堅定信心,保持規模,沒有向困難低頭,終于在2010年下半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2010年7月份以來平均價達到32元/公斤左右,一般每養殖1000羽規模的鴨農,每天毛收入有2000元左右,一個月下來就能達到6萬多元,所以每個鴨農不但收回了前二年的虧本數額,而且收入豐厚。進入2011年,種蛋價格仍保持36元/公斤左右,預計市場行情最近仍處高位運行。
并不是所有種鴨養殖戶都能趕上歷史性的機遇,有些養殖戶因虧本已停養,有些因鴨病而未能及時恢復生產。恒通種鴨合作社采取了什么創新措施,能夠保持種鴨養殖規模,度過了一道道難關呢?這全依賴于恒通種鴨合作社獨特、果斷的經營理念:一是在2009年及時淘汰了原有的老品種種鴨,全面推廣養殖抗病較好的“湘湖”SM3櫻桃谷種鴨,因新品種種蛋市場緊缺,養戶保本不虧,使鴨農樹立了信心,看到了希望;二是在2010年2月種鴨更新時,大多數社員不愿再繼續養殖的緊要關頭,合作社墊資購進苗鴨,動員社員養殖,從而為保持規模奠定了基礎;三是在2010年春、夏季鴨病高風險期,合作社采取措施防范早,出資請專家制定治療方案開展統一防治,取得了顯著效果,將病害控制到最低程度,渡過了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