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2/23 11:21: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畜牧業作為農業經濟中的中樞產業其作用和地位日顯突出其發達程度,百姓的肉奶用量已成為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發達國家如美國肉,奶用量成為餐桌主食趕超國際,為明水人人均一日一杯奶一盤肉,明水縣大力發展畜牧業打畜牧業牌。把畜牧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富民工程來抓,畜牧業唱響了富民增收大戲。目前,全縣肉羊飼養量達115萬只,肉牛存欄22萬頭,生豬存欄30萬頭,奶牛存欄3萬頭,家禽存欄120萬只。到2010年末,牧業產值實現5億元,牧業人均收入1200元。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的力度保證扶持措施向畜牧產業傾斜。積極調整農村產業結構鞏固發展畜牧支柱產業進一步認清畜牧產業的主導性地位培育畜牧業新的經濟增長點鞏固好、發展好畜牧支柱產業。通過報紙,網絡等大力宣傳畜牧產業,典型,在引導廣大群眾投身畜牧生產和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向畜牧業投入的同時通過畜牧扶貧、小額信貸、項目拉動等形式多渠道籌措資金通過打畜牧業牌,贏得了上級給畜牧業生產以資金和政策上的傾斜切實提高畜牧基礎水平加快產業化發展。
二是制定畜牧發展規劃明確生產區域布局。進一步拓寬肉羊、肉牛產業制定出生產區域布局的計劃與措施量化細化發展目標鞏固發展"基地"生產成果明確牛羊育肥業等生產區域布局抓好措施落實按區域化生產促進畜牧產業化的發展。明水縣在抓好畜禽普養的同時,著力在規模生產上下功夫,把推進畜牧業規模化、專業化生產作為轉變增長方式的重要手段,在區域布局上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采取中、東、西區域發展戰略。中部四個鄉鎮依托哈黑、明沈、明望公路暢通的地理優勢,重點發展生豬、奶牛、肉、蛋雞生產;東部五個鄉鎮依托糧食主產區特點,重點發展肉牛、生豬生產;西部三個鄉鎮依托牧草資源豐富的優勢,重點發展肉羊、肉牛和奶牛生產。在重點品種確立后,鼓勵和扶持各類專業戶、專業大戶由兼業經營向專業養殖過渡,進而向專業小區和家庭牧場方向發展。截至2010年末,全縣將建成各類養殖小區10個,培育各類養殖專業村17個,專業屯9個,專業場13個,專業戶3980個,大戶890戶,新增各類養殖大戶600戶。
三是加強畜牧體系建設提高綜合服務水平,加強鄉站建設結合《鄉鎮獸醫站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充實各村畜牧專業技術力量形成縣、鄉、村三級防疫網絡。科技興牧加強服務管理。宣傳培訓搞好市場預測提供產、加、供、銷信息服務減少農民養殖的盲目性提高經濟效益。在推廣實用技術和提高產業素質上搞突破,加大品種改良力度。2010年,全縣肉羊改良達到10萬只,黃牛改良達到8萬頭,奶牛凍配達到0.7萬頭。全面推廣應用先進實用的舍飼養殖技術,實現良種、良法、良料、良醫、良管五到位,使科學技術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為了儲備充足的飼料,各鄉鎮不斷擴大青貯玉米種植面積,全縣種植青貯玉米1萬畝,全年完成青貯量5萬噸,推廣種草養畜技術,種植紫花苜蓿0.5萬畝。積極推行草原休牧禁牧政策,改善草原生態環境。充分利用項目資金,圍欄封育3.5萬畝,淺翻輕耙2萬畝,治堿0.3萬畝。
重點加強口蹄疫、禽流感、豬藍耳病和豬瘟的強制免疫工作,加強對常規動物疫病的監測,控制奶牛、羊布病和結核病的發生。為解決農民從事畜牧業資金短缺的問題,年初以來,明水縣金融部門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已累計向農民投放支持養殖業貸款5500萬元。
切實抓好畜產品銷售服務,多渠道促進畜產品外銷。按照“政府引導、企業運作、農戶參與、信息服務”的思路,采取“企業+基地+農戶”的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模式。通過招商引資,黑龍江益綠畜禽屠宰公司落戶明水,僅這家龍頭企業每年就可屠宰加工肉牛10萬頭、羊50萬只、大鵝50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