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2/15 11:47:00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閱讀數:
聽說威遠縣界牌鎮柏楊村六組的余海洲養了2.5萬多只雞,是全縣*的養雞戶。2月10日,筆者來到他占地5畝的養殖場一探究竟。
余海洲邊撿著雞蛋邊對筆者說,“我能有這么大的養雞規模,多虧我打工時結識了那么多的朋友。”
40來歲的余海洲,以前一直在外面打工。2006年,余海洲發現廣州那邊的雞蛋需量特別大,他產生了養雞的想法。可是家里什么基礎都沒有,從何做起呢?
余海洲告訴筆者,他看好了一片5畝多的地,涉及17戶村民,其中有一家人說什么也不同意把地租出來,就是村組干部做工作也不行。后來同自己一起在外打工的黃永生知道后,就叫他的父親去與這戶村民交涉,“結果人對頭了,一說就通了。”
有了地還得有錢,余海洲跑了三四趟金融部門都只答應最多貸給3萬元,加上自己的幾萬元也遠遠不夠,余海洲又想起了打工的朋友們。第一個電話打給在廣州一皮鞋廠結識的李秀華,對方立馬答應借10萬元,加上其他打工哥們的三萬兩萬,首期集資50多萬元,算是把雞養起來了。
剛喂了兩個月雞就得了嚴重的呼吸道感染,從一天死幾只十幾只到一天死幾十只,到處找醫生,買藥都沒解決問題。“后來我想起一起幫人打過工、家住自貢的周成偉比自己先喂雞,看看他有沒有辦法?”余海洲說,雖然周成偉也沒有招,但他知道榮縣的楊慧英是內行。通過周成偉把楊老師請來才終于遏制了雞的死亡,那次的1萬多元損失讓他更加感到了人緣和技術的重要。從此他聘楊慧英為技術顧問,雞再沒出現過什么大的閃失。
雞是喂起來了,但銷售依然遇到難題。余海洲說,只有自己賣蛋時才發現銷售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到廣州羅沖韋市場去賣蛋,別人根本不相信我,先后投進了120多萬元,產出的雞蛋找不到人買,真是心急如焚。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叫王彬的老板,他既不說行也不說不行,就一句話:‘沒時間。’總之是在推脫。”最后還是通過兩個曾經一起打工的朋友去找王老板,才把問題解決。“王老板看到有熟人引薦,才肯坐下來認真談雞蛋的購銷事宜。一來二去才終于取得了老板的信任。”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余海洲已經成為縣上的養雞狀元,他說,現在還有廣西的老板來買他的雞蛋。“有幾個老板還親自來我們這邊收雞蛋,我的雞場每天產2000多斤雞蛋,從來不愁賣,現在年總產值達到2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