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2/12 15:13: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今年,148團加大產業結構、增加職工收入為主線,以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為載體,以加快現代畜牧業建設步伐為主要任務,把畜牧業生產作為團場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和職工增收的重要措施,立足優勢,大辦養殖小區,健全良種繁育體系,強化動物疫病防治,推廣實用技術,實施健康養殖、生態養殖、集約養殖,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獸藥、飼料安全監測檢查,為畜牧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畜牧業發展形勢喜人,綜合效益明顯。近年來,148按照“減棉、增糧、興牧、興果”的工作思路,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強畜牧服務體系建設,使畜牧產業得到長足發展。
加快畜禽發展速度,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2010年年末, 148團畜禽飼養總量達7.2萬頭(只),其中牲畜存欄3.9萬頭(只),出欄42.2萬頭(只)。全148團新發展規模養殖戶50戶,累計達到640戶;新發展規模養殖場2座,興建特色養殖場2家,累計達到13個;有養殖小區7個,肉蛋奶總產量達3000多噸,比上年增長11.31%,牧業產值、牧業職工人均收入分別達1.033億元、1.8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1.2%、38.1%。
動物防疫扎實有效,確保畜禽健康生產
在抓好畜牧業生產的同時,動物防疫工作和檢疫工作也成為了148畜牧工作要抓的一件大事。今年,全148團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繼續以重大疫病防疫為重點,在搞好千家萬戶防疫工作的同時,重點抓了種畜禽場、規模養殖場(戶)、養殖小區、148團公路沿線的防疫工作。到目前為止,共用市上配發的十九種疫(菌)苗,免疫密度達到100%。積極開展產地檢疫,確保了上市畜禽健康無疫、畜禽產品安全衛生。 面對新的一年,148團畜牧局將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加大對畜牧業扶持力度,強化工作措施加快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全力推動全148團畜牧業健康快速發展。
強化重點疫病的監測和防治
一是加強動物疫情監測、預防和防治工作,進一步加大畜牧獸醫防疫檢疫人員專業技能水平,抓好實驗室建設,培育一批能從事簡單的細菌培養鑒定,分離鑒定,臨床解剖常規技能,為預防控制各類疫病提供科學依據,同時為養殖戶提供及時高效的服務。二是抓好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強制免疫和防控工作,強化全社會的預防和“群防群控”意識,抓好預防隊伍和防疫基礎設施建設,安全穩定控制重大動物疫病,確保畜牧業安全健康發展。三是加強檢疫執法隊伍建設,強化檢疫監督和市場監管,通過舉辦執法案例分析提高防疫、檢疫員的執法水平,確保奶制品和肉食品等畜禽產品消費安全。
穩步推進牲畜品種改良,努力提高牲畜品種質量
牲畜品種改良工作按照“發揮優勢、選準重點、實現突破”的原則,在全面實施奶牛性控冷配基礎上,重點加快羊、豬的人工常溫授精改良技術,加速團場品種改良進度,綿羊改良以適合本團養殖的肉用羊和半細毛羊為重點,努力做大肉羊養殖,著力將人工授精受胎率提高到85%以上;豬的養殖以引進良種與自繁自養相結合的方式,加快改良進程。在牲畜品種改良進程中,科技服務活動要配套全面開展,做到“良種良料良法”相配套,增加優質高產畜禽品種比重,逐步提升牲畜的品種質量和優質品種的覆蓋面,力爭良種率達到70%。
特色養殖成為148團畜牧發展的一大亮點
馬鹿養殖大戶劉永才是148團一名普通的職工,自1997年開始養殖馬鹿,現存欄馬鹿160頭,年產生經濟效益800多萬元,2005年劉永才經過朋友介紹,參加了中國特產協會組織的特色產品交易會,他的鹿產品一經展出就吸引了不少客商,這一次,他也認識了很多朋友,鹿產品也從此打開了銷路。現在已經有很多的客戶直接到他家里來購買產品,有從韓國直接來的客戶,也有廣州的、深圳的,還有東北各大制藥廠的,也包括疆內有好多制藥廠、保健品廠,直接上門訂購他的產品,現在每年的效益比較好,每頭鹿產生的經濟效益都在5000元以上。現在劉永才的鹿產品成了槍手貨,每年都有不少內地客商前來訂購我的產品,為了進一步吸引客戶,提高產品附加值,他還投資購買了加工設備對鹿產品進行深加工,他加工的鹿茸片、鹿茸粉、鹿血酒、鹿心酒、鹿鞭酒等產品可提高附加值3倍以上,同時他還為自己的產品注冊了商標,他的“九千歲”牌綠色鹿產品已經暢銷的全國各地,受到消費者青睞。今年,由于148團出臺了對特色養殖企業的扶持政策,團場通過各種渠道一次性為他解決發展資金100萬元。有了團場資金的扶持,他更有信心和決心把他的特色養殖發展壯大,他不但要自己養,還要帶動148團場的養殖戶,成立馬鹿養殖協會,以出租、轉讓等形式扶持團場其他職工發展馬鹿養殖,為其他養殖戶提供技術服務和產品加工銷售,走規模化養殖和鹿產品深加工發展道路。
2005年春,劉貴輝通過互聯網了解到一項新型的致富之道,養殖藍孔雀,它的養殖產出比是1:7,也就是說投資100元,六個月可實現產值700元,這樣的高額投資回報率令他心動。心動不如行動,于是他懷揣家里僅有的10000元錢,抱著對財富夢想的憧憬,踏上了北上的征途。在北京,通過對一家藍孔雀養殖場幾天的實地考察和了解,決定引種一組種孔雀(10只)。回來后,由于對孔雀養殖方面的知識的匱乏,一切都得要從頭開始。當時在我們石河子地區各書店及音像店沒有買藍孔雀相關的書籍和光碟,他只有通過互聯網下載零星資料和實踐相結合進行飼養。通過一年的精心飼養,第二年四月孔雀產蛋了,他欣喜若狂,忙于設計制作孵化箱,開始孵化孔雀苗。一個月過去了,孔雀蛋冰涼,沒有絲毫的生命跡象。他的心也隨著失望冰涼冰涼的。隨即又四處尋找抱窩的母雞和烏雞代孵,孵化效果很不理想。2007年春,他下決心從內地購進小型孵化設備,由于對孵化技術知識的缺乏,當年孵化率只有50%。他邊學邊干,2008年孵化率達到85%,2009年達90%,基本掌握了孔雀孵化的技術要領。經過這幾年對藍孔雀的飼養,對孔雀的習性特點,飼養技術,防疫治病,孵化技術都有了初步掌握。加之媒體的廣泛宣傳報道,他和孔雀的知名度也隨之提高,所繁育的孔雀苗及商品孔雀供不應求,暢銷天山南北。2009年劉貴輝決定擴大養殖規模,148團領導給與大力支持,由團場擔保,辦理貼息貸款,解決資金問題,并于當年7月注冊成立永輝藍孔雀養殖場。養殖規模從100余只,擴大到550只。當年繁育孔雀苗1200只,全部銷售一空。實現產值135000元,純利潤80000元。可謂是躊躇滿志,前景光明。
目前,永輝藍孔雀養殖場是自治區*獲取藍孔雀馴養繁育及其產品經營許可資質的養殖基地,并在疆內各地建立孔雀養殖、銷售、合作等網絡客服體系。2010年末,繁育孔雀苗6000只,出欄商品食用孔雀3000只,產值達100萬元,利潤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