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2/10 9:48:00 來源:寧夏日報 閱讀數:
“過去在山上散養時都是一年一產,現在通過新技術的使用,灘羊繁殖母羊大部分實現了兩年三產,有的還實現了一年兩產,僅此一項,就比過去多收入一倍以上。”近日,算起養羊收入賬,同心縣下馬關鎮申家灘村的陳仲田格外舒心: “現在,我們這里養一只灘羊純收入最高達160余元,比封山禁牧前提高了近兩倍。”如今,昔日滿山放牧的寧夏羊倌們,不僅改變了過去散養粗放的養殖方式,更依靠灘羊舍飼生態養殖綜合配套技術大發 “羊財”。
2003年,寧夏在全境范圍實行封育禁牧,為適應傳統放養畜牧向現代飼養方式的轉變,自治區先后采取多項措施推進灘羊產業發展。農牧部門先后在灘羊主產區推廣了灘羊兩年三產、飼草料合理搭配、羔羊補飼等舍飼生態養殖綜合配套技術。2005年起,又連續5年在灘羊主產區組織實施優秀灘羊種公羊選種選配和開放式灘羊基礎母羊核心群組建工作,并逐步建立起科學、規范的灘羊本品種選育技術體系。
幾年間,通過新技術的推廣使用,寧夏灘羊群體質量得到明顯恢復與提高,也極大地提高了灘羊養殖效益。目前,寧夏大群灘羊 “兩年三產”率達60%以上,小群飼養戶全部實現 “一年兩產”;灘羊群體品質得到逐步恢復和提高,核心群串子花型裘皮比例達55%以上,一級二毛裘皮比例達10%。成年羊平均宰前活重、胴體重分別比傳統的放牧加補飼肥育方式提高9.1公斤和6.7公斤以上,屠宰率、胴體凈肉率分別比過去提高6.4%和3.5%。裘皮羔羊出欄時間由60天縮短到30天至45天,基礎母羊比例保持在65%至70%的合理結構。全區養殖戶出欄灘羊只均純收入超過100元,比過去增加了40多元。而在寧夏灘羊核心區,灘羊養殖數量穩定在400萬只以上,達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