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27 10:03:00 來源:中國養殖網 閱讀數:
目前對于肉雞飼養行業來講,主要存在3種大的飼養模式:一種是以飼養市場雞為主的散戶,一種是以飼養龍頭放養的合同雞為主的合同戶,還有一種是公司加農戶的養殖公司模式。在廣州、云南、浙江等南方市場,以第三種模式居多,而前兩種模式則是北方市場主要的飼養模式,并且在養殖市場上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本文意欲站在龍頭、養殖戶的角度分析當前3種飼養模式下的操作難點,并闡述一種更為先進的龍頭放養模式。
一、當前3種主要飼養模式的操作難點分析
(一)飼養市場雞的模式
此模式是最早的一種養殖模式,是養殖戶自行采購雞苗、飼料、獸藥,自行聯系出欄的一種操作模式,該模式*的優點是自主性比較強,關鍵是對進、出欄價格的把握難度太大,導致養殖風險增加。
1.養殖戶的操作難點
①雛的質量難以選擇與保證
②飼料風險難以掌控
如今,飼料市場魚龍混雜,導致散養戶不能很好地把握飼料質量及資金投入風險的增加。
③缺少穩定的技術力量支持
實際養殖過程中,很多散養戶不是按照一個獸醫的指導思路去全程用藥,而是一批雞選擇幾個不同藥店、幾個不同獸醫人員的指導,導致藥物使用的重復與浪費。還有,任何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有規律可循,但散養戶因為缺少固定可靠的獸醫人員跟蹤,等發現疾病的時候往往已錯過了*治療時機,從而不能保證肉雞的健康出欄。
④價格行情風險大
因為市場行情變幻莫測,許多養殖戶難以把握何時進雛、何時出欄、怎樣才能有利可賺,尤其是新養殖戶。
2.經銷商的操作難點
①資金投入大,現金流轉周期長
目前,經銷商一般都是現金采購飼料、獸藥,然后再賒銷給養殖戶,等養殖戶賣雞出欄后才算帳,一旦遇到行情波動和養殖意外導致養殖戶賠錢,料、藥款的回籠時間就要延長,甚至出現呆死帳。
②養殖戶難經營
散養戶就相當于一塊大蛋糕,賣料的、賣藥的都去爭、去搶,沒有自己的忠實客戶群,就會導致每天都在忙著找客戶,市場銷量不穩定。
③疾病難治療,藥物不見效
很多散養戶會同時接受幾個獸醫的技術服務,往往一個獸醫一種說法,養殖戶不知道聽誰的,導致治療成本增加,治愈率風險增加,一旦治療不理想或者控制不住,經銷商的資金及聲譽還會受到影響。
(二)龍頭放養合同雞的模式
此模式是近幾年在東北、山東等地以肉雞養殖為主的省份出現的一種主要飼養模式,是由放養龍頭全程為飼養戶提供雞苗、飼料、獸藥技術服務、出欄回收一條龍的全程放養模式,整個鏈條除了雞苗多是現款外,飼料、獸藥幾乎全是賒銷。
此種模式下,放養龍頭有大有小,少的一個月放幾萬,多的一個月放三四十萬,單月放養十幾萬的龍頭占多數。
通過近幾年的市場運作,龍頭放養模式對于肉雞業來講起了功不可沒的市場作用,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龍頭放養模式的養殖無論是從養殖終端的養殖戶還是龍頭來說都出現了一些市場操作難點。
1.養殖戶的操作難點
①養殖技術
筆者以為,這種模式對于養殖戶來說,基本上是利遠遠大于弊,而操作難點就是養殖技術。在整個養殖過程中,作為養殖戶,需要投入的僅僅是場地、設備及飼養人員,其實相當于你在給龍頭養雞,養殖戶只要把雞養好就能獲利。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養殖戶不要有太多的依賴心理,把養殖獲利的更多因素都寄附在龍頭身上。
②對龍頭的選擇
這種模式下,養殖戶的第二個操作難點就是對龍頭的選擇。正確的選擇標準是看哪個龍頭放的苗好、料好、哪個龍頭提供的技術跟蹤服務到位,而不是盯著哪個龍頭給的條件優厚,只有這樣才能跟著龍頭養好雞、多賺錢。
2.龍頭的操作難點
①資金投入太大,回流周期長
對于龍頭來講,最頭痛的問題就是現金流問題:隨著飼料價格的攀升、獸藥成本的增加、運輸及人員管理費用的增加,資金投入越來越大,放養肉雞所需的飼料、雞苗、獸藥的投資款都需龍頭來墊付,這些投資款即使在行情好、養殖戶賺錢的情況下也要在50天肉雞出欄之后才能回籠,因此現金流問題是龍頭最關注的操作難點和重點。
②技術力量短缺,不穩定
目前的放養龍頭所擁有的技術力量實力事關重大,既關系到整體放養雞的養殖質量,又關系到龍頭整體放養數量及市場聲譽,這是龍頭在操作鏈條中最難控制的一個板塊。
如今,放養龍頭的技術力量一部分由合作廠家長期提供,一部分靠自己雇傭。廠家技術員存在人員不穩定、藥物使用傾向于自身廠家等問題,而自己雇傭的技術人員,則往往由于在管理及思路上的缺憾致使很多技術力量不穩定、積極性不夠。
③惡性爭奪客戶,客戶質量參差不齊
筆者在市場跟個別龍頭做市場時,發現龍頭之間為爭奪養殖戶,開出的條件竟然到了令筆者都有了養雞的欲望——龍頭不但全面墊付資金而且一旦養殖戶賠了錢,最后還要給養殖戶象征性的工資,其目的只有一個,爭奪養殖戶,想要篩選優秀的養殖戶合作,因為競爭根本就顧不上。
④風險高
養殖戶一旦養殖不成功,就會從龍頭上找原因,要么苗的問題,要么料的問題,要么藥的問題,總之原因往往在你,很少有人去從自身飼養管理上找問題。
(三)公司加農戶的飼養模式
這種模式是由養殖戶向養殖公司繳納一定的保證金,然后由公司統一安排放苗、料、專人負責技術跟蹤,養殖戶飼養的雞達到公司標準由公司回收,并在規定時間內將養殖戶的利潤款“打”給養殖戶。
此模式*的操作難點也在于養殖戶飼養管理水平及思想意識的局限,養殖公司投資巨大,市場行情變數太大,經常會出現養殖戶賺錢而養殖公司賠錢的情況。
通過對以上三種養殖模式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當前肉雞養殖行業的關鍵點就在于——
如何確保養殖戶全程飼養各環節的技術指導跟蹤服務;
如何解決放養龍頭的資金回流;
如何實現龍頭及養殖戶的輕松經營且利益*化。
雞蛋進價每箱漲1-2元
在一片漲聲中,雞和雞蛋的價格格外引人關注。近半年來,滬上雞和雞蛋的價格一路走高。
據一位長期從事活雞和冷凍雞批發的老板估計,“上農批”雞的批發價半年來平均漲幅在10%-25%。蛋雞價格上漲50%左右,為漲幅之最;烏骨雞半年前為6.8元/斤,目前7.5元/斤,漲幅最小,為10%。另外,三黃雞也從半年前5元/斤漲至目前6元/斤。
在徐匯區長橋菜場,半年前草雞蛋的零售價為每斤7.5元,目前為每斤8.5元;雜交蛋半年前的批發價為3.8元/斤,現在為5元/斤。“這幾天,雞蛋的進貨價還在以每箱1-2元的幅度上漲,看來,雞蛋零售價還可能進一步上漲。”長橋菜市場雞蛋零售攤主訴苦。
養雞戶僅能獲利潤1/4
養雞戶賁成明站在自家的雞舍內,樂呵呵地說:“最近行情不錯,每個月最多能賺到兩萬元。”養了6000多只雞的賁成明,在江蘇省蛋禽大縣海安縣而言,算不上大戶。賁成明養雞養了14年,如今正趕上雞蛋收購價格的歷史峰值。
在海安縣大公鎮群益村,賁成明連連稱運氣好。賁成明養的蛋雞生長周期約為1年,雞仔生長5個月后開始產蛋,之后是3個月的高產期,最后幾個月蛋雞往往吃得多、產蛋少。一年的利潤,基本就看3個月高峰產蛋期的雞蛋行情。與半年前相比,賁成明家的雞蛋售價已由每斤3元漲至4元2角,這對于高峰時日產550斤雞蛋的他的養殖場而言,無疑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遇。
雞蛋雖然賣得好,賁成明卻不肯承認他是*受益者。“假如這些雞蛋最終賣到市場能賺100元,我最多只能分到25元。”賁成明算了一筆賬,與半年前相比,他每天光花在飼料上的錢就多出200元,賣得價格雖然高了,但結合成本算下來利潤跟半年前相差無幾。
與賁成明一樣,大公鎮乃至海安縣的養雞戶,生產出的雞蛋基本都由外來大型企業統一收購后再銷往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在賁成明看來,雞蛋價格上漲有兩個原因,一是飼料成本的大幅上漲,二是每當夏季來臨時,雞蛋的產量會有一定減少,蛋雞熱死的風險增高。“養雞戶也只能被動地接受市場行情,人家給多少錢收,只要基本合適我們就賣。”
養肉雞肯定賠錢
記者在大公鎮的幾個村子走訪一天,也未能找到一家專門養殖肉雞的農戶或企業。按照當地人的說法,海安個體養殖肉雞的農戶,在遭遇2008年年底的禽流感風暴后,已經徹底絕跡。年近60歲的老劉曾經是為數不多的肉雞養殖戶之一,他斬釘截鐵地對記者說:“別看現在行情這么好,養肉雞肯定還得賠錢!”
“肉雞的生產周期短,白色品種的養40天,黃色的養60天就能拿去賣。”盡管周期比蛋雞要短很多,但肉雞養殖的風險更高。“雞肉價格很不穩定,不比雞蛋。一個周期到了,你必須得賣,否則雞籠空不出來肯定賠得更多。”
與半年前相比,當地肉雞的收購價格已由3.5元每斤漲至6.3元。“收的都不是專門的肉雞,大多是淘汰下來不能產蛋的蛋雞。”老劉一點也不為放棄肉雞養殖而遺憾。“肉雞吃的飼料跟蛋雞不一樣,要貴很多,雞肉的價格變化又大,周轉時間僅幾天,可蛋雞淘汰下來當肉雞賣,最多可以等幾個月。”
在老劉看來,蛋雞養殖對肉雞養殖存在一定的沖擊。“要是養蛋雞的幾個大戶都到了淘汰期,雞往市場上一賣,收購價格馬上就下來了。”
各方上漲助推雞蛋雞肉漲
“就怕好景不長,價格這么高,我們也覺得有點不太正常。”養雞戶賁成明在為目前行情高興的同時,也隨時擔心雞蛋價格某天會一落千丈。“大公鎮搞養雞的人家跟以前比可能只剩三分之一。”在大公鎮做了十幾年飼料生意的仇志堅說,由于成本上漲、風險加大,最近兩年養雞戶少了很多,只留下一些投資大、規模大的大戶人家還在繼續做。“這半年來飼料漲的很猛,雞蛋價格如果不高,更沒人做了。”
仇志堅主做豆粕生意,這是雞飼料中除玉米外的最主要成分,比例約占25%。“豆粕的主要原料是進口轉基因大豆。跟半年前相比,一噸進口大豆的價格從374元漲到473元。”經過加工之后,每包70公斤的豆粕價格已由半年前的210元漲到260元。“豆粕在漲,玉米也在漲,雞和雞蛋能不貴么?”
仇志堅無奈說,進口大豆的價格上漲涉及外貿問題,他也只能發發牢騷。“以我們南通為例,三家大豆加工廠全是外資企業。跟半年前比,一噸大豆漲一百元,經過他們加工后的價格還要猛漲,利潤比漲價前還多幾百元。”“這種上漲肯定是不正常的,背后肯定有壟斷、資金炒作的嫌疑。”在仇志堅看來,如果能有本地企業肯付出巨大的投資,自建一些豆品加工廠,整個養雞鏈條會更為穩定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