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24 13:29:00 來源:人民日報 閱讀數:
日前在第四屆中國東阿阿膠(000423,股吧)文化節的論壇上,面對日益萎縮、甚至瀕臨滅種的五大*優良品種驢資源,與會專家呼吁,加強驢資源保護不僅是保證國藥阿膠世代相傳的需要,更是促進農民增收脫貧致富的惠農之舉。
存欄數量逐年下滑,阿膠原料緊張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驢存欄量逐年減少。統計數據顯示,驢存欄量已由上世紀90年代初的1100萬頭,下滑到730萬頭,而且以每年3.5%的速度下降,五大*優良品種德州驢、關中驢、廣靈驢、慶陽驢、泌陽驢的數量萎縮更加嚴重,幾乎到了瀕臨絕種的地步。預計到2030年我國的驢數量將不足200萬頭,如不加以保護,優良種驢將消失,品種資源將出現嚴重退化。
東阿阿膠有限公司總經理秦玉峰說,這幾年,由于種公驢質量出現退化,配種難、育肥難等問題制約了驢數量增加,影響農民養殖效益持續提高。“中藥阿膠產業的發展,也由于驢資源數量的減少受到嚴重制約。阿膠的主要原料驢皮供應日趨收緊,價格不斷提升。”
更令人擔憂的是,由于驢皮資源減少,一些阿膠生產廠家使用質量低劣的驢皮原料生產阿膠,有的甚至用馬皮、牛皮代替,導致嚴重的質量問題,危及行業的生存和發展。
驢存養量之所以逐年減少,首先是農業機械替代了養驢的役畜作用,再加上毛驢繁殖難、周期長、見效慢、效益低,農戶散養大幅減少。其次,養驢生產邊緣化。許多地方政府不重視,沒把養驢作為一個產業。再有,養驢的科學研究基本上是空白。
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產業前景廣闊
養驢的效益已經為越來越多的農牧民和地方政府所認識。如今,政府重視扶持、農民養殖致富、百姓吃肉消費、企業“以肉謀皮”的良性鏈條逐步形成。不過,養驢產業要發展壯大,仍然有待更多扶持引導。
“天上龍肉,地上驢肉”。據中國農科院專家王明利介紹,不僅因為驢肉肉質鮮香細嫩、味美可口,更因為驢肉的營養價值和滋補健身的功效。
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宗禮介紹,毛驢吃得少,一頭毛驢的飼草量相當于一頭牛的1/3。毛驢適合山區、草原、林區、平原地區分散養殖,飼料可以就地取材,樹葉、雜草、農作物秸稈均可作為飼料。
東阿阿膠公司阿膠年產量占全國75%,出口量占全國90%以上,對驢皮需求量很大。秦玉峰介紹,9年前,該公司到新疆伊犁建養驢基地。讓當地農民唱主角,公司向農民提供服務,效益大增。
據悉,東阿阿膠已投資2億元在全國多個地方建立了13個養驢基地,每年可帶動農民增收9.5億元,為市場多提供驢肉食品1200噸。目前,東阿阿膠在所有基地免費為農民提供養殖技術、養殖信息和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