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21 10:14:00
來源:中國水利網
閱讀數:
湖北省江漢河道管理局洪湖東荊河管理分局萬全管理段按照省水利廳堤防河道管理局提出的“充分利用河道堤防巨大的水土資源優勢,合理開發水域、岸線,因地制宜發展堤防綜合經營,大力發展福利性經濟,努力增加職工收入“的要求,大做堤防庭院經濟文章,積極進行生態養殖,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搞養殖,合伙經營謀福利的成功之路。
2010年,該管理段充分利用現有的荒灘地、舊廠房、廢水面以及其它資源和條件,擴大規模,重點發展養殖業。全年投資22萬元,養殖江漢雞(土雞)13000只,養殖甲魚500只,養殖烏龜700只,養殖黃蟮65箱,養殖黃古魚500斤,使全段干部職工福利經濟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實現了大災之年人均福利收入2.1萬元的可觀經濟效益。
該管理段的主要作法是:
一、更新思想變觀念,利用資源搞創收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發展速度。堤防管理部門要發展壯大,發展“五小”經濟是必由之路,只有在堅持發展不動搖的前提下,不斷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拓展思維空間,提升經營理念,才能夠使水利職工不守窮門、逐步富裕起來。該管理段僅有水田近10畝、荒灘地近20畝、廢水面8畝、段內閑置的塑料廠房面積300多平米,這是他們自謀福利的資源和全部家當;偏辟的地理位置、不便的交通,遠離農戶的環境,這是他們發展養殖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養殖雞最怕病疫、偏僻與遠離農戶,使病菌傳播渠道少,有利于養殖土雞。在洪湖東荊河管理分局7個管理段,萬全管理段水利經濟是最薄弱的,歷年水利經濟創收幾乎為零,干部職工無福利,基本上是一家三口僅靠一個人近千元的工資糊口,子女上學,家人就醫、人情事務等難以維計。如何改變這種落后、貧困的狀況,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發展水利綜合經營,讓職工致富,增加干部職工的福利待遇,這是該管理段段長范體高和干部職工們一直探討、研究的問題。他們認為,不創收,一個單位就不可能發展,干部職工就會窮一輩子。于是,該管理段4名干部職工用”人要改變觀念,有人養魚怕偷,做生意怕騙,就是不怕窮“的名言哲理清洗頭腦,更新思想觀念,轉換位置思考,一起立下”君子協議“:不退縮、不畏懼、不埋怨、不扯皮,選準項目上。沒有錢,就找親戚朋友借,找熟人貸,一次他們找一位朋友以年息1%貸款了10萬元。女職工連翠娥為了集資,將自家30多畝的魚池低價承包別人,拿出自己的家底集資搞經營。沒有項目,他們就到網上去查,到有關單位去問,到市場上去找,根據管理段僅有的土地、水面、廠房上項目。沒有技術,他們就到外地學,請能人教,找書本啃,逐步掌握種養殖技術,變門外漢為技術能手。總之,他們利用資源闖,向資源要效益、要福利,發展“五小”經濟。
二、外出考察尋市場,造準項目搞養殖
該管理段4名干部職工在統一了“立足資源、面向市場、發展經營、增創效益”的思路后,便著力對市場進行考察。2009年元月16日,當時北風呼嘯,大雪紛飛、交通極不方便。為脫貧致富,為了尋找項目,我們頭頂冷凜寒風,腳踏白皚皚的積雪,冒著生命危險,先后到武漢九真山生態養殖公司、江蘇省文圣生態養殖公司、四川大眾生態養殖公司、荊州太湖農場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并在既提供技術又提供相關產品的江蘇文圣生態養殖公司接受技術培訓。掌握了生產技術,掌握了市場信息,給我們發展生態養殖增強了信心。考察回來,他們便著手生態養殖的準備工作。一是籌措資金。他們4人按照“合伙經營、據資擔責、依資分利、良性發展”的原則進行籌資,根據預定的養殖規模,范體高、連翠娥、彭四平三人合伙籌資21萬元,想方設法解決資金瓶頸困難。二是注冊生態養殖園。起名“鵬鑫”生態養殖園,意識是像“鯤鵬展翅、翱翔天空”、如“金銀滿缽、財源滾滾”,也預示著他們對生態養殖園的期望和奮斗目標。三是改造廠房,開挖魚池。他們將原塑料廠改造成小雞保溫室180平方米、蠅蛆繁殖區120平方米、飼料儲藏室30平方米,開挖甲魚、鱔魚、黃古魚等養殖魚池近6畝。四是添置設備。他們陸續購置了粉碎機、絞碎機、冰柜、水泥船、網箱等生產和加工設備,為實行養殖作好設施準備。五是制定合伙經營管理辦法。他們先后制定了《鵬鑫生態養殖園養殖規劃》、《合伙經營管理章程》、《養殖風險共擔利潤按股分紅規定》等有關制度,按制度辦事,按規定操作,不扯皮、不爭吵,擰成一股繩,讓生態養殖健康有效發展。
三、生態養殖找特點,立體模式創品牌
生態養殖是近年來在我國農村大力提倡的一種生態模式,其*的特點是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不同種的動物群體以飼料為紐帶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循環鏈,*限度地利用資源、減少浪費、降低成本,利用無污染的水域及天然飼料與生態技術措施,改善養殖水質和生態環境,按照特定的養殖模式進行增值養殖,投放無公害飼料,不施肥、不灑藥,生產無公害的綠色食品,從而贏得市場,獲取最高的經濟效益。
生態養殖是新思路,立體養殖是實施生態養殖的具體途徑。通過立體養殖促進農業生態化發展,實現挖潛降耗,降低污染的目的,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他們按照生態養殖的特點,實施立體生態養殖的模式是:“麩皮―雞糞―蠅蛆―雞―魚”,即以雞糞拌麩皮、生產蠅蛆、蠅蛆養殖雞、雞糞養魚。特別是蠅蛆,含蛋白質高,用來喂雞,飼養效果與豆餅相同,更重要的是,蠅蛆含有甲殼素和抗菌肽,可以大幅度提高雞的疾病免疫力。2010年,他們改麩皮為豆渣,不僅節省成本,而且為附近豆腐作坊處理豆渣提供便利,也給村民帶來的經濟利潤,一舉三得,變廢為寶。立體養殖模式,既節省了飼料,又減少了藥物投入,而且可使雞糞作無害化處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十分可觀,也創出了特色品牌,逐步形成了生態型發展格局。2010年底,我們管理段通過立體養殖的雞、鱔魚、黃古魚等產品已銷售一空。
四、大災面前不低頭,團結一心搞趕本。
2010年,該管理段遭受了1998年姊妹型洪澇災害以來最嚴重的漬澇災害,經濟損失慘重。7月中旬,多輪強暴雨普降洪湖區域,溝渠、農田、漁池漬水暴滿,四處告急。7月13日,一場特大暴雨造成西灌渠潰漫,洶涌的漬水沖垮了新垸村堤段后直接向我們的鵬鑫生態園壓來,沖毀了漁池堤埂,造成大量甲魚、烏龜、黃古魚外逃,經濟損失慘重。不僅如此,管理段還被萬全鎮鄭興村五組村民沖擊,無端受到村民指責和毆打。面對嚴重的災情和慘重的經濟損失及無聊的精神打擊,他們沒有氣餒,沒有喪失斗志和信心,而是鼓足勇氣、堅定信心,做到大災面前不低頭,團結一心搞趕本。澇災一過,他們便及時清理漁池,整理鵬鑫生態養殖園,籌措資金,到外地購置甲魚苗、烏龜苗,積極補苗,做到合理搭配養殖,力爭甲魚、烏龜養殖成功,獲得*經濟效益。
五、堤防經營巧統籌,堤管創收上臺階
2010年在發展水利經濟中,該管理段始終堅持堤防管理是主業,水利經濟是副業的指導思想,無論什么時候,都始終做到堤防管理不放松。他們一直認為堤防管理是大事,是第一位的工作,在抓好堤防管理工作的前提下搞好“五小”經濟,發展壯大養殖業。2010年他們在2009年有基礎上再次投資10萬元,育苗出圃2萬株。在洪湖分局組織的月、季、年度堤防管理及綜合考核評工作中,該管理段的成績均獲得好名次。精神文明建設的考評結果名列前茅。因地制宜搞養殖,合伙經營謀福利,有了良好的結果。
2011年,該管理段決心全力按省水利廳堤防河道管理局和省漢江河道管理局提出的“保安瀾、謀發展、重民生、抓規范,講團結、建和諧”的治理方針,牢記堤防衛士的使命,扎扎實實做好堤防管理工作,進一步抓好水利經濟創收工作,擴大養殖規模,在養殖上大做文章,改善飼舍環境,改善漁池土質,適當投放蓮藕,適當增投烏龜、甲魚,養殖江漢雞(土雞)數量達到6000只,增加網箱養鱔100個,使鵬鑫生態養殖園上規模、上檔次、上臺階,使干部職工福利待遇進一步提高,力爭人均純收入達到5萬元,努力奪取堤防管理和水利經濟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