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14 9:41:00 來源:賀州新聞網 閱讀數:
一枚枚被貼上標簽的巨東蛋,上萬羽小腳羽鮮的三黃雞,皮薄肉實、肥而不膩的麻鴨,原種新西蘭種兔,純種瘦肉型種豬…這些屬于八步區仁義鎮特色農業品牌名揚廣東珠三角,遠銷粵港澳。從2006年該鎮引進的第一家農業龍頭企業起,三年內共引進了涉及生豬、家禽、草食動物、水產等養殖行業的6家龍頭企業,發展帶動周邊農戶1500多戶,戶均增收3.8萬元以上,發展勢頭強勁。過去落后的畜牧業鄉鎮一躍成為賀州市養殖大鎮。是什么推動了它的發展?近日,筆者走近該鎮養殖戶中做零距離探訪。
一個農民眼中的生意經
走進龍珠村主任白明舉創辦的養殖場,實際上是在自家庭院前圍建起來的一排排整齊劃一的豬舍。豬場不大,豬圈倒還整潔,他一邊搗鼓著豬欄里的幼豬,一邊抖出他的智囊:“按我以往養豬的經驗,今年豬價將會回升,因此在年前趁豬價降的時候投進就有賺頭。這跟買股票一樣,買跌不買升,這是我多年總結出來的生意經。”為此,他今年瞄準臺灣福昌種豬公司落戶仁義的大好市場,買下20多畝拋荒地用來擴建豬場規模,上面建豬場,低洼地帶做魚塘養魚,走立體養殖模式。“這幾年循環經濟給我們農民增加的收益可不小。”據悉,白主任養豬已經經歷了8個年頭了,和許多村民一樣,從自家改裝的豬欄做起,慢慢擴大養殖規模,也成了村里富裕起來的一批人。目前,在該鎮像白明舉這樣依托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起來的養殖大戶,擁有存欄生豬1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有28個,全鎮生豬存欄達到了6.5萬頭,依托“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發展帶動100多戶農戶養殖巨東三黃雞80萬羽,年出欄肉雞260萬羽。現在,依靠養殖業致富的農民越來越多,2010年全鎮畜牧養殖業所帶來的收入占到農業總收入的50%。
農民專業合作社走俏市場
專業合作社在農村來說還是一個新興的行業。祥達養豬場的老板看中了這塊市場空缺和巨大需求,在村里創辦了“心連心養豬專業合作社”,主要幫助社員解決技術難題、銷售出路、管理問題三大盲點,還特邀了臺灣華碩科技種豬場董事長和養殖專家擔任顧問,定期組織社員進行技術培訓,并定點扎根到豬場指導。目前,合作社共吸收了14戶規模養殖戶。由于統一對外宣傳,許多外地客商比較信賴合作社,購豬直接找到社里,由合作社根據所掌握的社員信息進行調配生豬出售,一來穩定豬價,二來銷路不愁。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為了養殖大戶走信息化養殖、規范化管理的首選之路。目前,該鎮已經發展成熟的農民合作社有3家,入社會員達到48位種養殖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