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10 9:48:00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閱讀數:
山西省隰縣便民養殖專業合作社建于2005年,占地面積8670平方米,目前存蛋雞3萬只,合作社領導機構有董事長1人,董事會成員7人,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和下崗職工30名。
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及畜物獸醫局、扶貧局、信用社的關心支持下,便民養殖專業合作社堅持“求實務實”的工作作風,以“信譽至上,優質服務”為宗旨,以“誠信待人”為管理理念,采用“基地+農戶”的模式運作,養殖規模逐步擴大并積累了豐富的養殖經驗。同時,合作社與中科院、農科院保持密切的協作關系,技術力量可靠,并聘請縣畜牧局獸醫局人員為顧問,場內工作人均有多年豐富的飼養經驗和飼養加工能力,所產雞蛋營養豐富,質高價廉,除供本地消費外,還銷往河北、河南等地。
便民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建立,響應了縣委縣政府以牧養農的號召,成為隰縣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最有潛力優勢的主導產業,推進了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加大了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步伐,我們堅信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合作社全體成員的努力下,合作社將會越辦越好,越辦越大,將會有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專業合作社畜牧業產業化工作的指導思路和發展目標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畜牧業結構調整為重點,以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為動力,以強化龍頭企業建設、強化優勢產業開發、強化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為途徑,積極實施“一化促兩化”的戰略,加快畜牧業產業化進程。
我們設想經過各方努力,到2012年全社力爭建成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和10個縣級重點龍頭企業,實現畜產品年加工銷售收入500萬,勞動農戶500戶,戶均增收200元,初步實現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2016年全社力爭再建設10個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實現畜產品年加工銷售收入1000萬元,戶均增收400元,帶動農戶1000戶,使全社畜牧業產業化水平和農村經濟主體水平都達到新水平。
為了實現上述思路和目標,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必須突出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思想認識,切實提高加快發展畜牧業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畜牧業產業化是解決當前制約畜牧業和農村經濟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現實選擇,是實現畜牧業“三增”的有效途徑。用長遠性、方向性的發展戰略眼光來認識畜牧業產業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破小農經濟思想束縛,跳出傳統畜牧業的思維制約,實現從單一生產過程管理向產前、產中、產后一件化服務的跨越;真正形成全社會重視畜牧業產業化,支持畜牧業產業化推動畜牧業產業化發展。
二是強化龍頭企業建設,傾力培育發展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排頭兵。必須充分認識龍頭企業的作用和意義。龍頭企業是畜牧業產業化的核心,擔負著開拓市場、技術創新引導和組織基地與農戶經營的重任。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按龍頭企業發展的要求辦事,使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培養造就一支具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懂經營、會管理、有信用,作風正的企業家隊伍,合作社的龍頭企業才能有望做大做強。
三是強化優勢產業開發,創新畜牧業化發展的平臺。提高畜牧業產業的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市場化和社會化水平,是推進畜牧業產業化的前提和基礎,必須按照“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壯大規模”的原則,堅持“努力創新,走小群體,大規模強產業”的產業發展路子,達到產業布局調優產業規模調大,產品質量調高,產品市場競爭力調強。要大力開發無公害、綠色和有機畜牧業產品,實現畜牧業產品優質化。切實提高了農產品[17.26 -0.80%]的質量安全水平。
四是強化龍頭企業與農產之間的利益機制,提高畜牧業市場化水平和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要引導我社企業進一步完善委托機制、訂單農業養殖、入股分紅、利潤返還等利益分配方式,密切與農業的經濟聯系,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價格協調,規范經營行為,調解利益糾紛,行業損失調查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切實維護和保護行業內農戶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五是加強領導,搞好協調形的成合力。要在發展畜牧業產業化經營中實踐好“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當前,用“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導工作,要堅定不移的解放和發展先進生產力,適應市場經濟要求聚集多種生產要素,形成的畜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要帶著對畜牧業和合作社的濃厚感情。深入基層,深入農戶和龍頭企業,實實在在地為他們排優解難,幫助他們解決生產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為龍頭企業創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