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5 8:58:00 來源:沈陽日報 閱讀數:
“俺們這兒的奶牛全進了‘托牛所’,‘托牛所’里有單元圈舍、草料場、牛‘醫院’和擠奶廳,技術人員按標準給奶牛定時喂飼料、擠奶。標準化養出來的牛就是好。”1月4日,記者在蘇家屯區王綱鄉拉他泡村看到該地區千余頭奶牛住進了科技示范園。
拉他泡村是蘇家屯區奶牛養殖大村,目前全村奶牛存欄近2000頭,日產鮮奶近百噸。該村一直延續一家一戶分散養殖的模式,由于資金等方面的原因,奶牛養殖幾乎沒什么設備,人畜混雜衛生條件差,一家養幾十頭奶牛就需要四五個勞力,尤其是分戶養牛很難按照標準化的養殖方法進行科學養殖,飼養成本高,產奶量低,質量無法保證。
針對這一現狀,蘇家屯區引導農民以集資、與企業合作的方式建設標準化示范園,該村為每一家養殖戶都按照標準要求,配備了單元圈舍、飼草貯存池、防疫服務點、飼料加工點和擠奶廳,建立了奶牛檔案,對每一頭奶牛的購買地點、購買日期、疫病防治、配種情況和產奶質量等建立檔案。園區統一聘請有資質的畜牧專家進行技術指導,為養殖戶提供飼養圈舍、飼草飼料、防疫服務及水電供應、技術改良和銷售服務。標準化的養殖環境和設施,吸引了許多養殖戶主動進入園區。傳統的人畜混雜的養殖模式正在悄然改變。
現在,有了好的養殖環境和設施,不僅保證了鮮奶的質量,奶牛的產奶量也增加了不少。村民陳喜現在經營著100多頭奶牛,所有的管理僅僅需要兩個人就可以完成,這樣一來,大大降低了經營成本,提高了奶品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