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色-国产在线观看一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色老板在线影院

歡迎來到 畜牧家禽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鄭重申明 | VIP服務 | 加入收藏 | 網址導航 | 農業網

畜牧家禽網首頁 >  資訊中心 >  行業動態 >  巴中平昌縣:培育畜牧主導產業, 合力推進跨越發展

巴中平昌縣:培育畜牧主導產業, 合力推進跨越發展

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2/24 13:39: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去年,平昌被列為全省培育現代畜牧業重點縣。我們按照省委“兩個加快”和市委“兩個強力推進”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建設山區現代畜牧經濟強縣”目標,堅持“以生豬為重點、肉牛為特色、家禽為基礎,大力發展畜牧及其加工業”的發展思路,以“擴規模、升質量、保安全、興加工”為工作重點,搶抓政策機遇,強化要素保障,堅定不移實施產業興縣戰略,強力推動以生豬、土雞為主的養殖業步入了現代畜牧業發展軌道。

  一、發展成效

  (一)主導地位日趨突出。2010年全縣出欄生豬133.7萬頭、牛12.6萬頭、羊5.8 萬只、禽兔635.5萬只,畜牧業實現總產值23.4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1%,農民人均牧業現金收入2751元,比上年增長748元。畜牧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二)規模養殖不斷壯大。全縣共建成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122個,其中生豬66個、肉牛8個、家禽48個。培育年出欄生豬5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戶7780戶,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316個、1000頭以上的110個;年出欄肉牛1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戶2560戶,年出欄1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14個;年出欄家禽1000只以上的1067戶,其中年出欄2000只以上的330戶。以生豬為主的規模養殖比重達到了50%以上。

  (三)良種推廣逐步普及。全縣鞏固建成啟昌、俊明等6個生豬雜交制種場,年生產提供良種母豬上萬頭;規范設置生豬人工授精站68個、牛改凍精配種站38個,建成鄉鎮二級擴繁場268個,生豬以DLY為主的良種面達到82%;年牛改凍精冷配達到2.91萬頭,肉牛雜交改良面達88%。

  (四)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通過改制重組建成了年加工生豬40萬頭的德源食品加工廠,支持魏斌建成了年加工土雞10萬只的“思千里”加工廠,引進德陽宏霸飼料集團來平投資新建年產10萬噸的飼料加工廠,培育元山龍泉生豬養殖、雙鹿大巴山土雞養殖等專合組織和協會26個。全縣從事畜禽加工、飼料加工和良種繁育的龍頭企業集群不斷壯大,“龍頭+基地+協會+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五)比較優勢日益明顯。2007年我縣被列為國家生豬調出大縣;2008年我縣生豬和肉牛出欄分別位居全省第18位和第3位,被省政府列入全省48個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重點縣;2009年初被農業部列入全國437個生豬和207個肉牛“優勢區域布局重點縣”,被省政府納入全省50個“培育現代畜牧業重點縣”;今年12月我縣被省政府授牌表彰為全省現代畜牧業重點縣。平昌已躋身全省“畜牧大縣”行列。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學制定規劃。按照省委、省政府“把畜牧業作為推進現代農業的突破口”的決定,縣委縣政府依據縣情科學決策,把以“生豬和土雞為重點的畜牧及其加工業”確立為全縣“2+2”產業發展重點,堅持“全域全程、梯級梯次、超前超越、上下聯動”的原則,制定了《平昌縣2009—2015畜牧產業發展規劃》,編制了《平昌縣現代畜牧業發展實施方案(2010-2012)》,并經縣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討論通過,從制度上保證了規劃執行的連續性。確立了“五線十片百區千場萬戶”的總體建設方案,即:以平涵路、平駟路等五條主干線為主軸,按照大環線、小環線、環線套環線的布局,逐步實現“一年連線、兩年擴面、三年成片”,圍繞“江口—西城管委會、元山—靈山、駟馬—蘭草、白衣—涵水、得勝—五木、云臺—鹿鳴、響灘—大寨、西興—土埡、岳家—高峰、鎮龍—筆山”共10個畜禽養殖示范片,重點建設300個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示范小區,培育1000個畜禽規模養殖場,帶動發展10000戶畜禽適度規模養殖戶。到2015年,全縣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70%以上,農民人均畜牧業現金收入達到4000元。

  (二)優化工作機制。瞄準培育現代畜牧業重點縣目標,實施項目撬動,全面優化機制,努力提升產業覆蓋面、投資放大率和群眾滿意度。一是競爭立項機制。按照“村組自主申請、鄉鎮審核上報、縣上公開比選”的競爭立項原則,采取民意調查、公開演講、綜合評定等程序,對畜牧項目一律實行“競爭立項、滾動調項”。對公益性項目堅持“三不三議三自主”原則,即:不辦群眾不受益的事,不辦群眾不參與辦的事,不辦群眾沒能力辦的事;采取村兩委提議、村民代表審議、全體村民決議;實行群眾自主決策、自主實施和自主監管。二是標準化建設機制。堅持“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規模化養殖”,走良種繁殖場帶大型養殖場、養殖場帶養殖園區、養殖園區帶大戶、大戶帶農戶的路子,嚴格執行“五統一六分離六配套”(統一規劃布局、圈舍建設標準、良種引購、技術規程、環境控制標準;人畜分離、干稀分離、雨污分離、母仔分離、料水分離、健病分離;配套建設隔離及綠化帶、糞溝及雨水溝、沼氣和貯糞池、自動飲水器及現代養豬設施、無害化處理設施和病畜禽隔離舍)建設標準,全面推行圈舍規范化、養殖規模化、品種良種化、飼養科學化。三是資金整合機制。堅持“管理主體不變、資金用途不變、使用方案不變、審批程序不變”的原則,圍繞畜牧產業園區建設,實行管理辦法、報賬程序、會計核算、監督程序、集中會審“五統一”管理模式,集中整合使用各類涉農項目資金。去年來,縣財政投入畜牧產業發展資金400萬元,整合各類項目資金4500多萬元,協調金融部門貸款投入近3000萬元,拉動民間社會資金投入畜牧業發展2億元以上。四是項目獎補機制。堅持“以獎代補、先建后補、多建多補”的原則,項目建成后,由縣財政局(發改委)、畜牧局、監察局、鄉鎮政府組成驗收組,經“四方匯審”簽字確認后,在村、鎮(鄉)、縣逐級進行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后,獎補資金實行一折通兌現到戶。五是工作推進機制。堅持“縣級領導包鄉聯片、畜牧部門班子成員包片連線、鄉鎮村干部包村聯點、畜牧技術人員包點聯戶”的“四級聯動”責任機制,強化目標追蹤督查,實行電視曝光制、黃牌警告制、主要領導述職制和問責追究制,確保工作推進有力有序。

  (三)創新發展模式。按照現代畜牧業良種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的發展要求,立足平昌現狀積極探索創新發展模式。一是創新品牌化發展模式。立足平昌自然資源優勢,以提高畜禽良種化率為抓手,著力培育打造畜牧品牌。堅持引進、擴繁、培育并舉,走“良種場→擴繁場→商品場”的良種繁育推廣之路,不斷提升畜禽品質。鞏固建成了啟昌等6個生豬雜交制種場和268個鄉鎮二級擴繁場、38個鄉鎮牛改凍精配種站,完善了人工授精網絡,生豬DLY為主的良種面達到82%,肉牛雜交配種面達88%;建成了昶享、盤龍王、富順等土雞種雞場5個,年提供種苗300萬羽,實現了土雞種苗市場化。二是創新產業化發展模式。引導加工企業、種畜禽場、規模養殖場強強聯合,建設壯大養殖基地,組建養殖協會,推行“賒養”和“訂單養殖”模式,走“龍頭+基地+專合+農戶”的發展路子。如啟昌公司對農戶提供優質商品仔豬、技術服務,訂單收購三雜肉豬加工外銷,直接帶動了駟馬等7個鄉鎮15個生豬養殖園區集群式建設和發展;欣昌林公司對農戶采取賒養并訂單回收肉牛,帶動周邊鄉鎮發展適度規模養牛農戶286戶;雙鹿大巴山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由昶享公司和富順養殖場按首付40%向農戶提供雞苗,盤龍王和富順養殖場規模示范養殖并訂單回收商品雞組織外銷,對農戶按1元/斤實行“二次返利”,帶動周邊300多農戶發展土雞適度規模養殖。三是創新立體化發展模式。堅持種養結合,大力推廣以“豬—沼—菜”為主的生態循環養殖模式。元山鎮富源養殖場在豬場周邊流轉土地200畝發展果蔬,吸納周邊10多個農戶就地務工,年人均收入5000元。江口鎮太平村鑫旺生豬養殖場對接匯科生態農業公司,沼液沼渣用作千畝綠色蔬菜示范基地作肥料,每畝節約成本60元以上。欣昌林肉牛養殖場建成標準化牛舍20幢15000㎡,可批次飼養肉牛2000頭,采取“秸稈養牛→牛糞發酵漚蛆→蛆蟲養雞”的生態養殖模式,年可就近利用雙鹿、得勝等鄉鎮7500畝玉米秸稈15000噸。

  (四)完善服務體系。切實加強風險防范,保障畜牧產業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一是建立健全防疫體系。全縣43個鄉鎮站共定編180名,按每村1人的標準擇優配齊了村級動物防疫員;縣財政將定編人員的工資、“兩保”資金全額納入預算,并按2000元/人?年的標準預算公業務費用,對村級防疫員按每村2500—3000元的標準預算勞務費補助,建立健全了動物防疫公共財政保障機制和村級防疫員財政補助機制。二是建立風險防范體系。認真落實生豬保險政策,去年共開展能繁母豬保險7.2萬頭、育肥豬保險9.6萬頭。引導業主強化市場化理念,走自繁自育的路子,科學經營主動適應市場規律。鼓勵規模養殖場越是行情低迷越要堅挺敢于“抄底”,幫助養殖業主組織生產原料、提供市場行情、聯系銷售渠道,選派技術人員對外購畜禽全程跟班服務,對擴繁場縣內售種一律免收檢疫費用,*限度降低風險增大效益。三是完善技術推廣體系。給編給供,引進“211”工程重點大學本科以上畜牧獸醫專業人才10名,填充了高層次人才缺口。推行技術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圈,技術要領直接到人。堅持畜牧園區“至少一個擴繁場、設置一個配種點、建立一個獸醫室、每戶一頭以上種母豬”標準,做到防疫、診療、品改、技術指導“四不出村”。

  (五)強化綜合保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實行“一個產業、一項政策、一套班子”,成立現代畜牧業發展領導小組,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畜牧產業化辦公室,確定為正科級單位,給編給供,抽調專人辦公,切實加強培育現代畜牧業重點縣的統籌協調和督促實施。二是實行部門聯動。堅持領導力量圍繞支柱產業集中,要素配置圍繞支柱產業傾斜,發展平臺圍繞支柱產業搭建。畜牧養殖園區(場)建在哪里,水、電、路、氣、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就配套到哪里,工作力量就集中到哪里。縣財政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提高了各項支農資金投入畜牧業的比重,縣級相關部門積極支持申報有關畜牧項目并減免收取各項規費,金融部門擴大了支農貸款額度和范圍,國土部門將規模養殖場建設用地一律納作農業用地管理;水電部門對規模養殖和加工企業用水用電執行普通工業水電價。三是嚴格目標考核。縣委、縣政府把畜牧業發展作為全縣各級各部門年度目標考核的重點,在農村工作考核中畜牧業占50%的比重,對年度考評前五名的予以重獎重用,對考核后三名的實行一票否決,對連續兩年后三名的鄉鎮或部門主要領導實行問責。

  三、主要薄弱環節

  近年來,我們下決心在畜牧產業發展上做了一系列基礎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受區位劣勢、縣級財力薄弱等因素的制約,我縣畜牧業發展同培育現代畜牧業重點縣的要求比,主要還存在著五個方面的問題和薄弱環節。一是畜牧業正處于由傳統分戶散養向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轉型的關鍵時期,發展需求劇增與現有技術和管理水平滯后之間的矛盾較為突出。二是現有加工企業規模小檔次低,缺乏精深加工和加工品牌,畜禽產品仍以原料型活畜禽外銷為主,對產業發展拉動乏力。三是產業發展保障機制不完善。加工企業與養殖戶之間缺乏有效的利益聯結,市場預測預警機制滯后,畜產品市場調控手段乏力,養殖農戶抵御市場、疫情等風險的能力仍較脆弱。四是當前投資畜牧規模養殖的熱情不斷高漲,但項目補助資金僅有生豬規模養殖一項且面寬量小,“寅吃卯糧”的現象日趨突出,養殖業主融資難、貸款難的現象仍較普遍,制約了畜牧產業的結構性調整和進一步發展壯大。五是投入品監管面寬量大,檢測儀器和設施缺乏,保食品安全的難度增大。

  四、下步打算

  按照省委省政府“把畜牧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突破口”的戰略決策,緊緊抓住被列為全省培育現代畜牧業重點縣的機遇,順勢而為興產業,乘勢而上求突破。一是以培育龍頭為抓手,在產業化生產經營上求突破。以加工企業為龍頭,以專合組織為紐帶,以基地建設為抓手,推行“龍頭+專合+基地+農戶”發展模式逐步形成現代畜牧產業生產和加工格局。二是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在標準化規模養殖上求突破。搶抓國家扶持發展畜牧業的系列優惠政策,以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小區建設為突破口,建立生豬、肉牛、土雞三大畜產品優勢產區,加快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二是以良繁推廣為重點,在創建畜產品品牌上求突破。全面實施生豬、肉牛良種補貼項目,以良種繁殖場帶規模養殖場、規模養殖場帶養殖小區、養殖小區帶大戶、養殖大戶帶農戶,到2015年,全縣以DLY為主的生豬良種面達到90%,肉牛雜交改良面達到95%。四是以動物防檢疫為關鍵,在保障畜牧業安全生產上求突破。扎實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推廣健康養殖,加強投入品監管,建立完善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五是以機制創新為動力,探索建立現代畜牧業發展投資公司和信用擔保公司,在完善風險防范保障機制上求突破。

畜牧家禽網編輯:

首頁 打印 字體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